高考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都城
秦朝 | 西汉 | 东汉 | 西晋 | 隋朝 | 唐朝 | 北宋 | 南宋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咸阳 | 长安 | 洛阳 | 洛阳 | 长安 | 长安 | 开封 | 杭州 | 北京 | 初为南京,后移北京 | 北京 |
依据表内容,围绕“定都”这一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
《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守正”是遵循、顺应、乃至敬畏市场力量和规律,“出奇”是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我们以前探索市场经济的初步经验,必须在创新开拓中“出奇制胜”。下列正确理解的是:
①在“守正”中“出奇”,树立了创新意识
②“守正”与“出奇”相反相成、和合共生
③“守正”是必要前提,“出奇”是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相互联结,“守正”包含“出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面是XX学校校庆征文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明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庆祝XX学校60周年生日,回忆学校一路走来的辉煌历史,激励全校师生进一步继续学校优良传统,共同抒写爱校情怀,畅谈学校新时代发展的美好前景,特举办征文活动,我们等着您呈上佳作。
如图,细绳一端固定于悬挂点O,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悬挂点正下方A点处钉一个钉子。小球从B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C的时间为t1,从C点向右摆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2。摆动过程中,如果摆角始终小于5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 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变小
B. t1> 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变小
C. t1> 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不变
D. t1= t2,摆线碰钉子的瞬间,小球的速率不变
春节拜年送礼是中华民族沿袭已久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小小礼物,折射出浓浓的亲情友情。50年代回娘家,送馒头;70年代回娘家,送毛巾;80年代拎点心孝敬父母;90年代送烟送酒是主流;2000年后,送给长辈们的春节礼物越来越多样化,如今数码产品和购物卡等成了热门选项。这说明
①礼物的变化折射出不变的情意
②人们幸福感取决于礼物的轻重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价值观的改变是礼物变化的决定因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It’s a good idea to choose a(n) ________ destination in case your first-choice tourist spot is not available.
A.annual
B.exact
C.alternative
D.pleasant
He finished writing his first novel last year, and we all think that is ______ his career really took off.
A. where B. when
C. how D. why
下列过程或反应,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淀粉水解转变成葡萄糖 B. 成熟B淋巴细胞的致敏
C.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发生错误拼接 D. R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内容 | 出处 |
如若被释奴死后既无遗嘱,又无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有权继承其财产;而若该释奴立有遗嘱,或有直系继承人,则保护人不得染指其遗产。 | 《十二铜表法》 |
释奴必须在遗嘱中将其财产之半数赠予保护人;如果释奴临死时没有留遗嘱,保护人可以按法令规定对其半数遗产照取不误。 | 《最高法官令》(公元2世纪初) |
下表是古罗马不同时期对释奴财产的规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罗马法
A. 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B.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需要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维护奴隶主的阶级利益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读图B22-1,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大飞机C919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技术水平 B. 资源种类
C. 交通条件 D. 市场需求
【2】大飞机C919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是为了 ( )
A. 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B. 促进各企业间的技术、信息交流
C. 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
D. 发挥各地的优势条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除了延时播放备受诟病,节目中的“娘炮”现象更是引发人们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娘炮”之风当休矣!“少年娘则中国娘。 ”男不像男,天天霸屏的“娘炮”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应该多包容此种“娘炮”现象,精致、细腻、温柔,也可以是男性多元化审美的一种。油头粉面的现象并不可怕,只是在表现“娘炮”特色的同时,男儿本色尤其是骨子里的阳刚内涵不能丢。
针对上面的观点你有何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并阐释观点。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7. 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 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 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 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9. 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1)材料二:________ (2)材料三:________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偷马贼
艾芜
半夜过后,隔壁店里一些过夜的马夫,忽地吵闹起来,原因是打失一匹马。不久又听见说:马已找回来了,贼却在山那面躺着。大家都一时嚷着高兴的声音。
这事我没兴趣,便一直睡我的。可是,我的店老板却来掀醒了我。他一面搂着披起的衣衫,一面小声向我说:
“你去看看吧,不晓得哪个倒了楣,说不定就是老邓……唔,不管他是哪一个,你把这药给他,止止痛也好。”随即将一个小纸包递给我。他的心肠倒并不见得怎样好,平日一个落难的向他求乞,他只道:“去你的吧,我这里开店子,不是善堂!”目前他这样好善的举动,就不免使我颇为奇异。
天空没有月,到处现着密密麻麻的星点。我慢慢爬上山坡。一路伏在暗中的丛莽,轻拂着小风,凉凉的,有些润湿,且杂着各样树叶的味道。
差不多找到了天亮,草丛中有人叫我。等我从他鼻血模糊的脸上认出到底是谁时,我吃惊得了不得。原来他并不是我们意料中的偷马贼,却是常常看见的老三,一个矮小个子,又瘦又黄,风都吹得倒的家伙。
这时他见了我,现出很急迫的样子,问我道:“他们都知道了吗?”
“什么?”
“我偷马的事哪。”
他现着十分嗔怪的神情。我就随口说道:“这怎么不知道?不知道,我怎会来呢?”
他才闭一闭眼睛,满足地抒一口气,好像刚完成一件大事似的。
他接着药,不马上擦,又问我道:“他们说我什么没有?”
“说你?没有!大家只晓得一个偷马的倒了楣就是。”
“怎么?那些马哥头连我老三都不认得么?”
他脸上现出失望和不快的气色。
他咬着牙齿,忍着痛,竭力做出一个偷马贼的英雄样子。但话声却是破碎的,令人觉得加倍可怜,亦复可笑。
“你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呢?……听我劝,养好伤,去做点正经事吧……偷马!不是你我干的呀!”
他听见我这番话,便笑了一笑,略带讥刺的口气说道:“噗,什么是正经事呀?……你看我怎么样?一向不是饿得皮包骨了么?你倒在路上,一丝丝气了,我敢打赌,也没人给你一口米汤吃的,嘿,这就是要做正经事的好报应!”
他的话倒有几分道理,但他的神情却激怒了我,便没好声好气地驳他道:“你要是一直这样干下去,包你还有拳头吃的。你看看你自家吧!瘦骨朗筋的,经得起几回打?”
他竭力微笑着,现出诚恳的样子。“我请问你,是你老板叫你拿药来的吧?他为啥要这样讨好呢?黑更半夜也叫你来?……我告诉你,就是因为这里有个偷马贼呀!如果是什么抬滑竿的,他肯管这笔闲账么?”
我见他太高兴,心里起着反感,便冷冷地说道:“我觉得,一个偷马贼应该硬朗,结实,个子高大……像你是不行的!”
他一点也不生气,只是微笑道:“你说得对!……可是,我会再干第二次么?”
他顺手搔一搔头,乏力地笑着:“我问你,老邓、大老杨他们,在你们店子里又吃又喝会过账没有?……原因在哪里呢?……这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偷马贼处处可以逞狠呢?”
这一来,我如梦初醒,明白我老板的善举了。同时,却又不服老三这种先知一般的神气,便抵一抵他的肋巴骨。
“处处逞狠?为什么你又挨打了?”
“不是那样说呀!”他略微窘迫地笑,“俗话说得好,人多为强,狗多为王。我一个人,怎么能敌住那许多牛呢?要是我也人多,那就开抢了,还用得着偷?就该改成抢马贼了,嘿嘿。”他又拿手摸一摸他的衣襟口。
随后,他见我沉默着,就自言自语地,现出盘算的神气。
“你想想我们这辈子人,一落下娘胎,就连针尖大的地方也没有。……妈的,这世道简直岩石一样,总是容不下你我干鸡子!……你想,我该怎么样呢?那还消说,只要裂出一条缝,我就要钻进去。我呢,你看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可是,从明天起,在这几百里内,吃吃喝喝,谁敢不赊我老三的账呢?这就是我老三寻着一条裂缝,钻进去了。”
“好的,你钻进去了。一旦人家把裂缝补好,那你又怎么办呢?”
“补好?那一定要把它捶得更开些,更宽些!”他突然现出狞恶的样子。
这时,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我蹲在他的身边,替他擦药,还对他有些同情,现在才觉得,在他身上升腾起了强烈的争生存的欢乐感情,是用不着任何人的怜悯的。
后来,等我要离开这个山谷时,他已吃得油光满面,变成矮壮的汉子了,并且常常骑在没鞍子的马上,往来山中。对我也不再称老哥,只轻佻地叫道:
“老弟,老蹲在一个地方,会发霉呀!去找找裂缝吧!”
(原载1936年6月29日《大公报·文艺》,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店老板叫“我”送药给偷马贼的情节,表现了他对偷马贼的畏惧,为老三通过做偷马贼成功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埋下伏笔。
B. 小说中老三被打后的惨状和日后的油光满面,“我”对他的怜悯和他的洋洋得意都形成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
C. 老三信奉“钻裂缝”的哲学,就是面对生活的困境,不与其正面抗争,先钻进“裂缝”躲避,等形势变化之后再谋求改变。
D. 老三做偷马贼,不但不掩饰,还惟恐别人不知道;被别人知道后他反而活得更滋润。老三这一形象是当时畸形社会的一个缩影。
【2】简要分析“我蓦地感到这个弱小人物的高傲了”这句话。
【3】小说以“我”和老三的对话为主体有哪些好处?
下图甲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内合成某种酶的一个阶段。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基因1和基因2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存在于同一细胞中。
(2)图乙中①②③含有五碳糖的有________。决定丝氨酸(Ser)的密码子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三个碱基是________。若Gly是该多肽的最后一个氨基酸,则该多肽的终止密码是________。
(3)图甲中过程b和图乙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中基因1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人的性状的。若基因2不能表达,则人会患白化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函数

,若函数

恰有2个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表明清代
A. 彻底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对外贸易注重服务于国内民生需要
C. 积极发展中外民间贸易
D.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强烈冲击
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进行烟气脱硫并制备MnSO4和Mg(OH)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Fe、A1、Mg、Zn、Ni、Si等元素)。

已知:Ksp[Mg(OH)2]=4.9×10-12,Kb(NH3·H2O)=1.8×10-5。
(1)“脱硫浸锰”中软锰矿浆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浸出液中添加适量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3)“沉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锰”过程中pH和温度对Mn2+和Mg2+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沉锰”的合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温度高于45℃时,Mn2+和Mg2+沉淀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NH3通入0.015mol·L-1MgSO4溶液中,使Mg2+恰好完全沉淀即溶液中c(Mg2+)=1.0×10-5mol·L-1,此时溶液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甲醇在工业中有广阔的用途
已知:①2CH3OH(l)+2O2(g)=2CO(g)+4H2O(l) △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 △H=-b kJ·mol-1
(1)反应2CH3OH(l)+3O2(g)=2CO2(g)+4H2O(1)的△H=___________。
(2)CH3OH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CO和CO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10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CO(g)+ H2O(g)

CO2(g)+H2(g) △H>0
①有利于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高温 B.低温 C.低压 D.高压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体系中的颜色不发生变化 B. v正(CO)/v逆(H2)=1
C.c(CO)/c(H2)=1 D.C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4.8molH2O。在200℃下,20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CO的转化率为60%,v(CO2)=___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_。
(3)在加热条件下用甲醇气相法制备CO和H2时,常采用加NiO作催化剂。发生2CH3OH(l)

2CO(g)+4H2(g) △H>0,日产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保证较高日产量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
②310℃以后日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21世纪甲醇燃料电池是最佳动力源之一。甲醇空气电池成为了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电池反应:2CH3OH(l)+3O2(g)=2CO2(g)+4H2O(1)。原理如图

①c处应通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人适当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Chinese-American community groups are preparing to hold their secon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ucius Cultural Festival(孔子文化节)on Sept, 28 in Flushing Queens, New York City's easternmost borough.
The event serves not only 【1】 a spectacular ceremony to memorize the world-famous Chinese philosopher, but a chance 【2】celebrate) Chinese culture together with other local communities, said Wang Lizhi, president of America East Shandong Association( AESA). Co-sponsored by AESA, America East Shandong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Confucius Education Foundation Inc, the festival 【3】 (feature) recitation of the“Di Zi Gui,”literally translated as "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Pupil and Child," a book 【4】 (write) based on Confucius' teachings that emphasize the 【5】 (base) necessities for being a good person and guidelines for 【6】 (live)in harmony with others, as well as Chinese traditional dances, Shan-dong folk music and photo exhibitions.
The groups hosted the【7】 (one) International Confucius Cultural Festival in flushing on Sept. 28 Last year to celebrate the 2,568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nfucius (551 BC -479 BC). Confucius was 【8】 extraordinary educator and philosopher, and founded Confucianism. It was he 【9】 first set up private schools and received students from every walk of life without 【10】 (consider) of their social status.
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块A在木板上从右向左运动,刚滑上木板B的最右端时,其动能为

,动量大小为

;滑到木板B的最左端时,其动能为

,动量大小为

;A、B间动摩擦因数恒定,则该过程中,滑块A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