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康熙六十~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这表明清代A. 彻底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 对外贸易注重服务于国内民生需要C. 积极发展中外民间贸易D.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强烈冲击
答案:【答案】B【解析】据材料“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可知运载杂货的船只征税低于运送珍奇的船只;据材料“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据上信息可推断,杂物和外来米粮运输,要么减税,要么不收税,这些都表明贸易注重服务于国内民生需要,B正确;据材料没有说明彻底放弃闭关锁国政策,A错误;材料反映的贸易行为主要是米粮方面,而不是其他贸易,C绝对,C错误;据材料“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可知货物、地点都有限制,因此说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强烈冲击的说法不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