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小学 科学

下列表述不属于“日心说”理论主要观点的是(    )。
A . 地球是球形的而且是在运动的 B .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 C . 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敲击装水的玻璃杯,从装水多到装水少的声音变化为(    )。
A . 低→高 B . 高→低 C . 都是一样的
宇宙中的星球有恒星,也有行星,太阳是一颗星,地球是一颗星。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科学探究题。   
  1. (1) 通过吸回形针多少的实验来测量条形磁铁的五个部位的磁力大小,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上分别选A、B、C、D、E五个点,在各点分别放回形针。

    从实验中发现:吸引回形针最多的部位是;吸引回形针最少的部位是.可以得出的结论:磁铁磁力最强的部位是;磁铁磁力最弱的部位是.

  2. (2) 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用符号 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 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各组的结果截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磁铁的磁极是会变化的

    B.有的同学操作有误

    C.我们不清楚各个磁极的名称

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成四大类:
  1. (1)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空。

    (    )、(      )、(    )、其他垃圾(    )。

  2. (2) 请你将下面的垃圾,按以上的类别分类。(在上面的括号内填序号)

    A.玻璃      B.餐巾纸    C.菜叶       D.废旧电池      E.果皮

    F.塑料袋    G.冰淇淋    H.小木棍     I.日光灯管      J.渣土

    K.花生壳    L.纸板      M.牛奶盒     N.一次性筷子    O.破陶罐

    P.衣服      Q.碎砖头    R.空酒瓶     S.烂苹果        T.注射器

    U.锈铁丝    V.破瓷碗    W.旧轮胎

  3. (3) 除垃圾问题之外,当前世界主要还面临哪些环境问题?(至少写2点)
  4. (4) 为了改善当前的环境问题,你能提一些合理建议吗?(至少写2点)
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是湿润的,说明土壤里有。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与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等条件。
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之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确进入预定轨道。火箭是依靠(    )运动。
A . 反冲力 B . 推力 C . 弹力
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瓦楞状的纸(   )。

A . 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B . 能隔热 C . 能保温
下面是小明同学做《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日记摘录:

我先用勺子分出15份的食盐,每份约为3克,把它们分别放在小纸片上。

先做第一次实验,先在一个大玻璃杯中倒入100毫升的水,然后用小勺小心翼翼地把第一份食盐加到水中,边加边搅拌,很快食盐就被溶解了。之后我按照同样的方法做了第二次、三次实验……,发现食盐都很快被溶解了。当我第13次加食盐时,我发现食盐溶解变慢了,虽然我不断地搅拌,最后还是有小部分没被溶解,我真好奇怎么有食盐没被溶解呢?

接着我把玻璃杯浸泡到热水中,一会儿发现原来没有溶解的食盐又能溶解了。

  1. (1) 小明把食盐一份份顺次加到水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填选项序号)。
    A . 有效控制加入水中食盐的量 B . 有效控制杯中水量的多少
  2. (2) 小明边加食盐边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填选项序号)。
    A . 防止食盐凝结在一起 B . 加快食盐的溶解
  3. (3) 当小明第13次加食盐时,食盐不能完全溶解于水,这说明了____(填选项序号)。
    A . 搅拌还没有进行彻底 B . 水溶解食盐的量是有限的
  4. (4) 小明把玻璃杯浸泡到热水中,一会儿发现原来没有溶解的食盐又能溶解了。这一现象说明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与____有关。(填选项序号)
    A . 水杯所处的位置 B . 水温的高低
一束光线(    )
A . 只能被反射一次 B . 只能被反射两次 C . 遇到镜面会不断反射下去
有3个重物,第一个重1斤,第二个重2斤,第三个重3斤,把它们分别挂在3根橡皮筋上。

  1. (1) 请在图中画出橡皮筋的长度。
  2. (2) 我发现,橡皮筋上的重物越重,向下的拉力越,橡皮筋越;橡皮筋上的重物越轻,向下的拉力越,橡皮筋越。(在括号中填“大”、“小”、“长”、“短” )
实验探究

 

盘子中ABCD四块西红柿,两块可能浮于杯子水面,因为它们重量两块可能沉于杯子水中,因为它们重量。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可以使物体漂起来。

(四)华华学习了《环境和我们》的内容后,特别关注环境问题,她从网络阅读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反映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材料二:解决垃圾问题,是共建美丽清洁世界的关键一步。解决垃圾问题主要有3种方法: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

资源化: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

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材料三:传统的以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则是垃圾处理无害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垃圾填理虽然有网便、易行、处理量大的特点,但实际上没有对垃级进行彻底分类和稳定化处理,同时还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为了避免出现垃圾围城的情景,深圳早在1985年便建成了国内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时至今日,深圳已经建成多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

  1. (1) 我们倡导大家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这有利于减少(    )
    A . 大气污染 B . 水污染 C . 土壤污染
  2. (2) 华华发现在小区里看见不同标志的垃圾箱。我们用过的纸巾应该投入(    )。
    A . B . C .
  3. (3) 根据材料,我们知道焚烧垃圾时可以产生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以用来发电。在垃圾燃烧这一过程,能量转化情况是化学能转化成能。
  4. (4) 根据材料,解决垃圾问题主要有3种途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如何解决垃圾问题呢,请你针对减量化和资源化途径分别写出一种具体方法。

    解决垃圾问题,无害化:填埋生活垃圾

    解决垃圾问题,减量化:

    解决垃圾问题,资源化:

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转化为

下列物体中没有产生弹力的是(    )。
A . 平放在桌上的弹簧 B . 捏扁的海绵 C . 绞紧的橡皮筋
下列动物主要有什么生活习性,用线连起来。

光强时,人眼的瞳孔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