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小学 科学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它们如何分工的?

耳         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鼻         物体的气味

舌         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手         食物的味道

眼         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柳絮包含着小小的种子,像雪花一样随风飞舞,这有利于它散播种子。
英国医生(    )发明了体温计,它可以更精确地测定人体温度的变化。     
A . 伽利略 B . 阿尔伯特 C . 华伦海特
油、水、蜂蜜、牛奶哪个是透明的(      )。
A . B . 蜂蜜 C . D . 牛奶
对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冷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
A . 越大 B . 越小 C . 不变
蒙古草原上牧民的马、羊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狼常会捕食这些马、羊,使牧民利益受损。牧民虽然打狼,却又不愿意把狼赶尽杀绝,甚至有时还保护狼崽儿。这是为什么?
学习天气单元后,兰兰在家做“一个月的小区气温测量”活动。
  1. (1) 兰兰测量小区的气温,应该选择的测量地点是(    )。
    A . 地下车库 B . 广场树荫下 C . 广场阳光下
  2. (2) 兰兰测量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每天(    )。
    A . 不固定地点测量 B . 不固定时间测量 C . 定时、定点测量
  3. (3) 某天兰兰发现小区里的彩旗正微微向南面展开,这时的风向是(    )。
    A . 东风 B . 南风 C . 西风 D . 北风
  4. (4) 这是兰兰绘制的该月前两周的气温统计图。

    ①兰兰测得该月13日的气温为9℃,请你帮助她把条形统计图画完整

    ②这两周有天气温高于15℃。

    ③这两周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

    ④兰兰测量气温时,摄氏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如上图,应写作

通过观察,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运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
A . 动能转化成热能 B . 热能转化成动能 C . 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把铁钉浸入该溶液中,能看到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变化。
蛾会飞,所以蛾产完卵就飞走了。(     )
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成四分之一大小后橡皮在水中是:(    )
A . B . C . 不确定
阅读以下文字信息,分析数据和图表,回答问题。

文字信息: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很大,例如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

名称

蛇麻花

蔷薇花

芍药花

大爪草

开花时间

3:00

5:00

7:00

11:00

  1. (1) 参考文字信息和植物开花时间,选择合适植物名称,填写在上面“花钟” 空格中。
  2. (2) 举例说明,动物昼夜活动情况不同。(至少两种)
将下列微生物以连线的方式归类。

蘑菇           细菌          霉菌

乙肝病毒       真菌         噬菌体

根瘤菌         病毒        肺炎链球菌

大肠杆菌                     酵母菌

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填序号)。
  2. (2)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可以多选)。

    ①大光圈    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镜

  3. (3)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上。
  4. (4) 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B
    A . B . C . D .
  5. (5) 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2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 (6) 下面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骤:①盖上盖玻片  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几下  ③取一根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几下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其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7. (7) 显微镜观察要注意眼朝目镜内注视,眼保持张开。
下列矿物中,透明的是(   )。
A . 石墨 B . 方解石 C . 褐铁矿 D . 云母
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地势特点为(    )。
A . 东高西低 B . 西高东低 C . 中间高,东西面低
蚕的一生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人们常把它称为变态。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生宝宝之前一般都会给自己建个“家”。通过调查和观察,请你写出几种你感兴趣的动物一般都会在哪里建“家”?(至少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