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五年级语文试题

课外阅读积累
  1. (1) 以下是出自《水浒传》的故事是(      )。
    A . 三顾茅庐 B . 火烧赤壁 C . 单骑救主 D . 拳打镇关西
  2. (2) 《》 《》 《》《水浒传》并称四大名著。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我最爱看的书有《海洋的秘密》、《作文导报》、《西游记》、《格林童话》等。

②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争做“三好”学生。

“定”的解释有:A.平静;B.平定;C.决定

①王师北中原日

②他一直心神不

③开会时间在明天上午

解释下列词语

①依稀

课文《景阳冈》通过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的个性特点,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B .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C .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 D .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习作。

    在校园生活中,你身边一定不乏“有意思”的老师或同学吧?比如他(她)“坐不住”、“犯迷糊”、“爱唠叨”、“讲课慷慨激昂”......请以“他(她)真有意思”为题,试着运用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生动地写出人物的特点。注意: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450字。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被”字句)

②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了吗?(改为陈述句)

③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写出下列歇后语的后面部分。

①四月的冰河——      ②外甥打灯笼——

③隔着门缝吹喇叭——      ④咸菜烧豆腐——

写近义词。

祥和—    欢腾—

自豪—    逐渐—

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例:亮: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1. (1) 热:
  2. (2) 冷:
  3. (3) 静:
  4. (4) 快:
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功肃严整、放延无礼、采绣辉煌、榜大腰粗

三抓两绕、珠亲六眷、动转不领、奔来奔去

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反问、比喻) B . 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 C . 是谁唤醒了大地?除了美丽的春姑娘,还能有谁?(设问、反问、拟人) D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对偶、夸张)
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比针尖还小,事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友好呢?

A . 比喻   拟人   设问 B . 拟人   比喻   反问 C . 比喻   夸张   反问 D . 夸张   比喻   设问
成语填空。

吞枣

心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设计最独特的是移动舞台,纵深46米,由几层平台组成,可随意升高、降低或转动。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观众席位于剧场中央,共6层,可容纳2200人。
     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装饰精美,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里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短文是从哪5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按查字典知识填空。

① “瑟”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组词 、 。

②“怯”按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胆怯”的意思是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董存瑞机智救八路

    董存瑞小时候,最爱听八路军干部王主任讲抗日英雄的故事。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像英雄那样,勇敢地和日本侵略者做斗争。

    一个下午,日本鬼子又来村里“扫荡”了。董存瑞知道王主任还在村里,就急忙跑出去找,正好迎面碰到了王主任。原来他是组织民兵掩护群众转移才留在最后的。这时村子已被敌人包围,出不去了。

    董存瑞拉着王主任就走进自家的院子。“不行,鬼子搜出来了,会连累你们一家的。”王主任说着就要走。董存瑞堵住院门,坚定地说:“就躲在这里,我掩护你。”说着,他又帮王主任藏进墙角下的一堆破席卷里。就在这时,传来了鬼子的砸门声和狂叫声,紧接着“啪”的一声,院门被砸开了。五六个鬼子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闯了进来,他们后面还跟着一个鬼子军官。

    鬼子军官四处张望了一下,走到董存瑞面前,比画着“八”字,问道:“小孩,这个的有?”

    董存瑞假装不懂,故意问道:“什么?手枪?我没有。”

    “不是手枪,是八路的!”鬼子军官咆哮起来。

    董存瑞摇摇头:“不知道。”

    “说了,糖的大大的有;不说,死啦死啦的!”鬼子军官“嗖”地拔出寒气逼人的洋刀,架在董存瑞的脖子上。

    董存瑞想起抗日英雄的故事,心里说:“杀头也不交八路!”他轻蔑地瞅了鬼子 一眼,干脆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鬼子军官见吓不着他,一挥手,鬼子兵就开始搜查了。他们翻箱倒柜,闹得鸡飞狗跳,什么也没搜着。

   鬼子军官还不死心。突然,他看到了墙角下的那堆破席卷,转过头来盯着董存瑞:“小孩,那里,八路的有?”

    董存瑞心里“咯噔”一下:“可不能让鬼子发现王主任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灵机一动,走上前去,抱起一捆积满灰尘的破席卷,使劲摔到鬼子面前,“这里面还能藏人?”一阵呛人的灰尘腾起来。鬼子连忙捂着鼻子,转身灰溜溜地走了。

    就这样,董存瑞用自己的勇敢机智,掩护了八路军干部。那一年,他才12岁。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轻蔑——    镇定——    坚定——

  2. (2) 说一说文章中哪儿让你好笑?哪儿让你担心?哪儿让你佩服?

  3. (3)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少年董存瑞是个怎样的人?

  4. (4)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和平社会,学习董存瑞这样的小英雄没什么意思了。”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说出理由。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妈妈(dān  dàn)心木木稚嫩的肩膀承受不了这份重(dān  dàn)。
  2. (2) 他轻轻(tiāo  tiǎo)起帘子,开始(tiāo  tiǎo)选要穿的衣服。
给下列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①jiāng    ②jiàng        
  2. (2) ①yūn     ②yùn          眩
  3. (3) ①chēng   ②chèn     对  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