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五年级语文试题

照样子写句子

例:果实挂在枝头上。

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老奶奶等待着灵车。

“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   )
A . 妻子 B . 妻子和儿子 C . 妻子和女儿 D . 妻子和儿女
照样子,给句子换个说法。

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1. (1)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 (2) 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的呢?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1) 写出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甚聪       设果

  2. (2) “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
  3. (3) 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作用。
  4. (4) 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厉声地

从容地

娇声地

镇定地

轻轻地

默默地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人的身体小,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

②她从崖壁上下一条枯藤,到一个泥潭里,成了浑黄的泥浆, 然后起枯藤,向四处

课内阅读。

    ①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读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②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 (1) 文段节选自《》。作者是
  2. (2) 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从句①中的两个“第一次”可以体会到“我”懂得了

    ②句②中“数落”的意思是,从母亲的数落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凑”字说明了但母亲还是给“我”凑足了钱、足见慈母情深。

  3. (3)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
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内地的柳树枝条纤细柔软,楚楚动人。

②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

③这柳树高大茁壮,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

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 (1) 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震动  震惊)了全世界     最大的(希望  愿望)

    回乡的(希望  愿望)      (传播  传授)给她

  2. (2)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眼泪。”是因为(    )
    A . 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眼泪。 B . 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候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眼泪。 C . 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眼泪。
  3. (3) 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
  4. (4)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地像。②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③这些日子,绵绵的雨下个不停,像。④树林里,传来嘹亮的歌声,像

我是拼音小能手

署名

承诺

国际

选词填空。

在语文学习中,字要地写,话要地说,课文要地读,练习要地做,习作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A.规规矩矩        B.踏踏实实        C.清清楚楚        D.仔仔细细

选字填空。

欺    期

    负    待   

读课文《将相和》,绝口不提的“绝”在课文中的意思是

A.断绝;B.完全没有了;C.因回避而不说

写出反义词

白昼—      伫立—       震颤—  清晰—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圆明园建筑宏伟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  贵的历史文物。(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 (2)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
  3. (3) 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会有保障。(修改病句)
  4. (4) 仔细读上联,选择合适的词组成下联。

    幸福人家国泰民安桃李争妍乐呵呵天地宽福永存
    上联:风和日丽春常驻      下联:  。

  5. (5)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改成被字句)
  6. (6)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7. (7) 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仿写比喻句)
  8. (8)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有西洋景观。(用划线词造句)
我会缩写句子

①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②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③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成陈述句)
  2. (2)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3. (3) 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修改病句)
习作。

题目:美好的______________

要求: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美好的事情,美丽的景物,欣赏过美妙的诗文,产生过美好的愿望,请选择一点,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400字左右。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这座图书馆特别大,上下大约有20米左右。②走进图书室,我仿佛置身于_____。③阅览室里寂静无声,人们读得如痴如醉,难怪_____说:“__________”

  1. (1) 第①句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 (2) 请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第②句补充得更加具体生动。
  3. (3) 在第③句的横线上补充一句恰当的名人名言,注意写出作者并正确使用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