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

1861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1898年

光绪帝

《定国是诏》

1915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

A . 军事工业的兴起 B . 政治体制的变革 C . 民主思想的传播 D . 近代化道路探索
“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这段话高度评价(   )
A . 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 . 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C . 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D . 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立宪之梦)

材料二:梁启超曾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1. (1) 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 (2) 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争失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向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赤德祖赞(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和同为一家”。

———摘编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四∶清朝疆域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体现了唐朝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2. (2) "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3. (3) 材料三图中政权①的都城在哪里?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分别设立了什么行政长官管辖西藏和新疆地区?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5. (5) 综上所述,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订的重要文件是(  )

A . 国共合作宣言 B . “双十协定” C . 《停战协定》 D . 和平建国纲领
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 . 长安 B . 洛阳 C . 咸阳 D . 开封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该诗句表达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如图,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A . 宋代国家统一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商业繁荣 D . 宋代民族融合
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个问题”中,目前已经解决的是(   )
A . 新生政权巩固 B . 民族区域自治 C . 海峡两岸统一 D . 香港澳门回归
二战后,在国际秩序重建过程中,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表对应准确的是(    )
A . 七十七国集团实现欧亚非国家的联合 B . 二十国集团根除全球金融危机,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C . 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 . 世贸组织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定,解决贸易争端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 . 人们辛勤劳动 D .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足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兰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 . ④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抗日战争期间,被赞誉为“边区工业之父”的是(  )
A . 陈嘉庚 B . 侯德榜 C . 沈鸿 D . 邹韬奋
“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    )
A . B . C . D .

2015年的冬天雾霾天气在各地频频出现,小明感觉不舒服,到医院去看病,一位老医生在给他诊疗时,先看他的脸色,再把他的脉,然后听他的胸部,最后问他的感觉。总结出这种诊病方法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什么人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赛会(    

A.印度人      B.埃及人      C.希腊人     D.苏美尔人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种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 208年,赤壁之战
B. 220年,曹丕称帝
C. 221年,刘备称帝
D. 222年,孙权称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