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时期。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同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错误:
理由:

1950年10月(人名)率领(军队名称)跨过鸭绿江,取得了抗美援朝的重大胜利。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存在着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为克服这一模式的弊端,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放在增强企业活力上来。下列选项体现这一中心环节的是(   )

①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③国有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④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实行的政策是

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界意义的是(   )

A . 1860年 B . 1894年 C . 1917年 D . 1949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
A . 1953年冬 北京 B . 1953年冬 上海 C . 1954年秋 上海 D . 1954年秋 北京
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雅尔塔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 .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C . 中国共产党先进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D .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
1984年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实行经营责任制 C . 实行政企分开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 .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 .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 .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以“近代资产阶级改革”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 (1) 【图说历史】

    与图1、图2相关的两次改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 (2) 【问题探究】

    小明同学说:日本这次改革后,日本的平民女子不能上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3. (3) 【分析归纳】

    图1、图2所示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

  4. (4) 【历史启迪】

    上述两次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历史借鉴?

大型文献纪录片《较量》,是一部描写中朝人民并肩作战,长中华儿女志气,扬我军威、 国威的战争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一战役的过程(   )
A . 台儿庄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渡江战役 D . 上甘岭战役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 求同存异,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理论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什么政策(   )

A . 民族平等 B . 民族团结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共同繁荣
参考下图:结合《人民日报》连载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现象,你认为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 “大跃进”时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三大改造时期
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万隆会议
面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提出了 (  )

A . 863计划 B . “一五”计划 C . “星球大战”计划 D . “两弹一星”计划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我们已经能独立的把载人航天器“神六”送入太空。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除了经济的推动外,还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制定促进科技发展的计划是(  )
A . “863”计划 B . 第八个五年计划 C . “火炬”计划 D . “千人”计划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开国大典,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中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 . 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 B . 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C . 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 D . 中朝人民的英勇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