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加剧,双方在基辅等地交火。武力外交是一种方式,而中国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是新中国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 . 平等互利 B . 求同存异 C . 互不侵犯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使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的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 . 新中国成立后 C . 土地改革完成后 D .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
判断题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新中国的成立。

2016年清明节前夕,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烈士“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被誉为(    )
A .   最可爱的人 B . 和平卫士 C . 党的好战士 D . 钢铁卫士
1978年5月10日,在胡耀邦同志的直接指导下,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此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支持下,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这些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   )

A . 经济基础 B . 思想基础 C . 政治基础 D . 科学基础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中第二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     )

A . 人民生活摆脱贫困 B . 人民生活实现温饱 C .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 .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    )
A . 藏族 B . 蒙古族 C . 维吾尔族 D . 壮族
现代城市街头各种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上门送餐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 . 城市生活方式受互联网影响 C .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发展 D . 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有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由此可知,中美关系的改善(   )
A . 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 B . 促进了中美经济的发展 C . 暂时消除中美之间矛盾 D . 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使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回望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社会主义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教师”、“最 美乡村医生”…在20世纪50年代人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焦裕禄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翻身农民齐声高呼:感谢领袖毛泽东,感谢救星共产党。

材料二:(1953年)问题是从工业化引起的。工业的发展,城镇和工矿区的发展,种植工业原料作物的农业地区和农户的增加,急剧扩大了对商品粮食的需求量。解决粮食紧张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粮食生产,而粮食增产,当时认为靠小农经济潜力太小,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内必须依靠合作化并在合作化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改革。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社为主要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 (1) 观察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2. (2)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农民的个体私有制”在哪一年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3. (3) 材料三表格中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分析小岗村变化的原因

我国有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西藏成立于年。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请判断以下哪项运动体现了这一思想(   )
A . 大跃进运动 B . 三大改造 C . 土地改革 D . 文化大革命
如果为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 三大战役结束 B . 解放南京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 西藏和平解放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 “文化大革命”期间 C . 改革开放初期 D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个人的名字有可能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也可能会折射出某种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今年是2019年,甲今年多少周岁?他所说的“历史性的一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乙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3. (3) 为了让丙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不再重演,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4. (4) 丁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渊源于历史上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最可爱的人”,他们是谁?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 (5) 图中四人准备结拜为“异姓兄弟”,若以年龄排序,谁会是“千年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