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他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他”是(  )
A . 邓小平 B . 刘少奇 C . 周恩来 D . 彭德怀
2022 年是周恩来总理124周年诞辰,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外交活动或政策与他有关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国内外各大报纸进行追踪报道,其一则为: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注定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1. (1)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初级阶段。

  2. (2)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大失误是“大跃进”和

  3. (3)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企改革加快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迈进。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遵义会议 D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天堑”指的是(  )
A . 长江 B . 黄河 C . 珠江 D . 黄浦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跨过鸭绿江”的援朝军队是(     )

A . 国民革命军 B . 工农红军 C . 中国人民志愿军 D . 中国人民解放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该出现的(    )
A . 否定“两个凡是” B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科学发展观思想 D .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 .  和同一家 B . 不结盟 C . 全方位外交 D . 独立自主
建国初期,下列人物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贡献的是(   ) 
A . 李宗仁 B . 傅作义 C . 张学良 D . 阿沛・阿旺晋美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邓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
A . 强调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B .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 解决了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D .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 鲁迅 B . 聂耳 C . 冼星海 D . 徐悲鸿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 .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阅读下面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外交的比例尺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1) 图A反映的是周恩来接见哪国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方针?该方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2. (2) 图B反映了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3. (3) 哪一外交成就让图C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除此之外再列举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2例

  4. (4) 你认为哪一项外交成就的图片可放在D点处?

  5. (5) 纵观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  )提出来的。

A . 经济体制改革 B . 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 . 对外开放 D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回顾历史,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历史事件是(    )
A .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B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C .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D . 神舟五号飞船升人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张光《明治维新》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变革”成为经济主旋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人民日报》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致命挑战来源于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揭开“变革”序幕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并指出在这次“变革”中,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这幅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当时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B .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 . 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 D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