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2006年5月9日,第60届联大中国高票当选首届人权理事会成员,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    )

A .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 .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中国老字号药铺九芝堂始创于1650年。1956年,九芝堂药铺实行了公私合营。当时,国家对私人工商业采取的措施是(    )
A . 没收 B . 计划订货 C . 赎买 D . 充公
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一直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到了清朝,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重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有哪些?在这“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探寻前往东方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是哪项发明?15世纪,欧洲航海家探寻前往东方航路的历史事件叫什么?

  2. (2) 清朝初年,清政府推行的近二百年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3. (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核武器和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两项重大科技成果。

  4. (4)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 马克思主义 B . 毛泽东思想 C . 邓小平理论 D . 三民主义
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国际意义在于(   )
A . 可以对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核打击 B .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C . 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 .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党的十二大 C . 党的十五大 D . 党的十六大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托举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1970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观察下面漫画《三代赶集》,三代人赶集方式的变化给人们最深的感受是(   )

A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变化 B . 交通方式革新,城乡差距已消除 C . 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 . 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   )

A . 实行土地改革 B . 发展重工业 C . 发展轻工业 D . 进行三大改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1. (1) 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 这一文件发生在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 这条“路”是指什么? 这条路起到了什么作用?

  3. (3) 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4. (4) 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时期

A . “一五” B . “大跃进” C . “文革” D . 改革开放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他们贡献共同体现了新中国的(    )

A . 科学技术成就 B . 国防建设成果 C . 信息技术发展 D . 文教事业进步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国初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共赢共享的理念 C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 对外开放政策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你知道“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 . “大跃进”时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 整风运动时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
A .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D . 在天安门广场建以人民英雄纪念碑
下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2003 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年份

2003

2005

2006

2007

2010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1.64

2.26

2.71

3.49

5.93

世界排名

6

5

4

3

2

A . 实行包产到户 B . 设立经济特区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深化改革开放
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目的是(    )
A .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抵抗侵略、维护和平 D . 援助邻国、睦邻友好
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A . 深圳、珠海 B . 汕头、广东 C . 深圳、海南 D . 厦门、福建
2021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8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 “学习雷锋好榜样” C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