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下学期下册试题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属于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情况的是( )

①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②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③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   

④五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小周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该是(    )

A . 民族团结 B . 国有企业改革 C . 外交成就 D . 农村体制改革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经济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该海报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

A . 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格局已完全建立 B . 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发展的环保观念 C . 往来的船只表明交通运输体系完全建立 D . 工作场景展现工人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下列针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 . 我国迈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

A . 大米为主要食品 B . 鱼肉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C . 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 D .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如图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情况的是(    )

A . 根本目的是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B . 改革主要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进行 C . 地主成为了一无所有的阶级, D . 1952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上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B .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 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 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带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 .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B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 . 发展才是硬道理
材料一: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

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表示:“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三:江主席《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指出:“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以上材料均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邓小平的讲话成为中共哪一会议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2. (2) 请你写出:哪一城市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哪一城市既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也是1980年我国第一批兴办的经济特区?
  3.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莫基之作”---邓小平理论在哪一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中的历史地位。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权巩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探索前进】《社会主义好》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地上的流行歌曲,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日渐强盛】著名歌星孙楠在《五星红旗》中唱到:“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1. (1) 请回答歌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英勇牺牲的“中华好儿女”是谁?

  2. (2) 请分别回答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同时我国党和政府所犯的“左”的错误在生产领域里的表现及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科技强军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3. (3) 请回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在祖国统一事业中所取得的让中华儿女骄傲、自豪和欢呼的事件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具体事例各一例。

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白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
A . 《千年巨变》 B . 《峥嵘岁月》 C . 《中国新生》 D . 《伟大转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值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四: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 (1) 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除此这外,我国还在哪一行业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5. (5) 我们应该从材料四中吸取什么教训?
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单元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单元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农业生产合作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1) 请依次写出对应的春联编号。
  2. (2) 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年完成?
  3. (3) 从表格中找出哪一措施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造成了危害?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纵观新中国农村经济的展历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丽同学查阅建国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她对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理解有误的是(   )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宣告成立

1949年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1954年6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成立

1958年7月,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成立

1966年7月,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

……

1996年,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在台湾海峡进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次联合实弹演习

2016年,中国空军出动“轰﹣﹣6K”飞机赴南海战斗巡航

A .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的能力 B . 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筑起钢铁长城 C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D . 居于现代化科技知识的军队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
历史兴趣小组在布置“共和国建设成就"展览的展馆时,将屠呦呦、莫言的照片放在了一起。如果为这一展台拟定主题,最符合的应该是(    )
A . 钢铁长城 B . 科技创新 C . 文化自信 D . 医者仁心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

A . 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B . 决定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 .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 新疆和平解放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青海和平解放 D . 云南和平解放
经自主勘探,我国于1963年建成年产600万吨的大庆油田,当年该油田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8%。这说明此时中国(    )
A . 已跻身石油出口大国行列 B . 具备了独立开采原油的能力 C . 石油产能集中于西部地区 D . 原油勘探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
A . 天津 B . 西藏 C . 新疆 D .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