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 . 奕诉 B . 曾国潘 C . 李鸿章 D . 张之洞
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红军长征
以下人物是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的是(    )

A . 魏源 B . 严复 C . 侯德榜 D . 胡适
阅读下列材料: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决议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决议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一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请完成: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该文献是怎样来限制大总统权力的?它与封建君主制度有什么不同?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师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到学校附近的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大反攻的革命老区,该学校最有可能在(    )

A . 大别山 B . 沂蒙山 C . 延安 D . 井冈山
阅读下列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在列强的侵略中,中国人民看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慢慢地主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现代教育,开办工厂、矿场,建设铁路等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列强的侵略帮助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张旭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慢慢地主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是在那一场战争后?
  2.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作者的观点?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说明。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革命性的,同时也是不平衡的。迄今为止,历史上共同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它们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面貌的同时,对世界局势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远去】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

时期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

1-1500年

157

98

59

1501-1840年

472

19

453

【巨浪西来】

材料二: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不堪一击,高举的大刀长矛未照敌面就已断折。割地、赔款、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击下摇摇欲坠。

【惊涛拍岸】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么二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追波逐浪】

材料四: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1. (1) 依据上表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的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2. (2) “铁甲舰”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成果?“割地、赔款、开埠”起始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

  3. (3) 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请举一例说明。

  4. (4) 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入侵 D . 维护清朝统治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知,辛亥革命(    )
A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 扩大了人民的自由权利 C .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
A . 冯玉祥 B . 李宗仁 C . 谢晋元 D . 彭德怀、
现在,休闲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前提条件是(   )

A .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人民生活的富足 C . 休闲方式多样化 D . 双休日的实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8年 1 月 15日)

请回答:

  1. (1) 你认为材料中“本志”是指什么(杂志)?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2. (2) 请根据中国人民进行的近代化探索重大事件,谈谈你的感想。
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②在延安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③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④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⑤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A . ②③①④⑤ B . ①③②④⑤ C . ③②①⑤④ D . ①③②⑤④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洋务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新文化运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 . 萍浏醴起义 B . 安庆起义 C . 黄花岗起义 D . 武昌起义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 (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2. (2)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3.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
  4. (4)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5. (5) 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的是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
A .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B .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C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 .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根据所学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 (1)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什么战役?
  2. (2)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最大的一场胜仗?指挥者是谁?
  3. (3) 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1860年秋,英国人额尔金得意忘形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材料中的“此举”的背景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