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 推翻了清政府统治 D .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 . 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 .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 . 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 . 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近代来,中日关系呈现出“经济热,政治冷”的态势,与此相关的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历史阴云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南京大屠杀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下列事件他可能经历过哪些(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⑥ C . ②③④⑤⑥ D . ④⑤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近代化的探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进展,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并且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创了道路,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 (2) 讲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3.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广东、福建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4. (4) 从我国近代化的艰巨起步到现代化的蓬勃进展,你得到什么启发?
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学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黄海大战 B . 辽东战役 C . 威海卫战役 D . 廊坊之战
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 . 割地 B . 开通商口岸 C . 赔款 D . 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以下对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辛亥革命后,仍然有人蓄辫 B . 新式婚礼取代传统婚礼成为主流 C . 公众场所已无传统长袍马掛的身影 D . 即使在偏远乡村,过年也不再向长辈头行礼
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者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义和团心思是很好的,却有几件大大的不好处,不操切实本领,靠着那邪术……所以撞着洋人,白白的送了性命……说到那围攻公使馆,烧毁天主堂,尤为无识。”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 认为义和团是白白枉送性命 B . 批判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C . 义和团增强了国防军事实力 D . 反对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歌曲的创作常常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材料二:唱尽东北血泪史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材料三:长征精神代代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四:歌声响彻共和国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材料五:向着全国的解放

——《解放军进行曲》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听!革命歌声多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着全国的解放!……”

  1. (1) “除军阀”具体指那些军阀?
  2. (2) 歌曲《松花江上》中“脱离了我的家乡”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3. (3) “远征”途中发生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4)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哪一历史时期?
  5. (5) 歌曲中“解放的战场”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解放的战场”中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什么?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句话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 . 中国由闭关锁国被迫转为对外开放 B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临时大总统得依法律宣告戒严;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其直接目的是(    )
A . 防范专制主义的复辟 B . 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 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D . 扩大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下列关于中共二大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 .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C .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 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蘑菇战术是一种运动战,就是与敌人周旋,“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运用这一战术拖着国民党军在黄土高原山沟里转来转去,伺机加以消灭的军队是(    )

A . 东北野战军 B . 西北野战军 C . 晋冀鲁豫解放军 D . 华东野战军
小军同学对下列年代尺记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 .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 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振奋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 为粉碎国民党剿共企图 B .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关系 C . 为了支持蒋介石 D . 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共同抗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运动,它采取的哪些举措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反对封建统治 C . 抗击外来侵略 D . 编写《资政新篇》
下列口号,最能完整地体现下图所反映历史事件性质的是(    )


A . “废除二十一条” B . “还我山东” C . “拒绝和约签字” D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 B . 原始人群居时期 C . 母系氏族时期 D . 父系氏族时期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    )
A .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B . 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 . 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D . 获得大量战争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