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学期上册试题

下列各项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的是(    )

A . 欲自强,必先致富 B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 科学与人权并重 D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定都天京 D . 分封诸王
下图是1947年《东北话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全面内战的爆发 B . 三大战役 C . 千里跃进大别山 D . 渡江战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 年,在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们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性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材料二:1911 年10 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讯而动,相继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

  1. (1) 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联名上书”在历史上称为什么?是由哪两位人物领导的?
  2. (2) 材料二涉及的是哪次起义?
  3. (3) 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学习哪些精神?

右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新青年》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③这次运动也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
20世纪初以后,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作曲家和画家。下列作者与作品不相匹配的是(   )
A . 曹禺——《雷雨》 B . 赵树理——《骆驼祥子》 C . 鲁迅——《阿Q正传》 D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小华:战争爆发于1895年 B . 小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C . 小林: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 小王: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这表明(     )
A . 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 . 参议院权力很小 C . 临时大总统权力很小 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民主共和政体确立
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这一措施(    )
A . 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B . 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C . 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D . 获得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②③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 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请写出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
A . 日本宣布投降 B . 9月2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 .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 .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如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操办,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它是在下列哪一口号下创办的(   )

A . 自强 B . 求富 C . 科学 D . 民主
下列历史事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    )

A . 红军强渡大渡河 B . 遵义会议的召开 C . 飞夺泸定桥 D . 爬雪山、过草地
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英国都参加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
19世纪60年代,是世界各国变革进步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战争首先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第二,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文化,所以宣布废除奴隶制以后,经

济联邦制获得了统一。……第三,内战使联邦政府产生了很大的力量,开始建立出一个以国家、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形态。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据《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四:唯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

——李鸿章

  1. (1) 材料一的变化得益于近代史上的哪次改革?根据材料,改革对农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中“废除奴隶制”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争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4. (4) 根据材料四,李鸿章的认识是什么?基于这一认识,洋务派采取了什么措施?
  5. (5) 结合所学知识,从顺应历史潮流的角度看,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开展历史学习方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将下面历史卡片的内容补充完整。

    (卡片学习法)

    制作历史资料卡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主题:列强的侵略

    历史事件

    不平等条约

    事件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图片展示法)

    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

    主题:中国近代化

    图片_x0020_100008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企业是;图二所纪念的历史人物是;图三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以图四杂志为主要阵地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中俄《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下表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的几个主要战役成果,据此可知(    )

平型关战役

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余人

缅甸同古战役

中国远征军第200师

歼敌5000余人

①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外交舞台,风云变幻,谁主沉浮,实力角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2年8月,清政府议和大臣与英方代表在谈判时,英方代表态度凶恶蛮横,动辄扬言开炮攻城,威胁恫吓。清政府代表昏庸无能,一听到英军要开炮,马上接受了英方的全部要求。

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材料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四: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谈判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是什么运动?中国人对西方人说“不”是指什么?
  3. (3) 材料三中尼克松讲话后美国采取了什么“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4. (4) 材料四中的“殖民地”是指哪里?能消除殖民地的痕迹得益于什么方针的推行?
  5. (5)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历程,你能从中得出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