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
材料一:19世纪的英国通过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广大的殖民地,因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如右图)
【历史解释】
材料二:李大钊的《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因此,那种认为新文化运动就是要打倒孔子、完全否定儒家学说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当年实际情况。
——石仲泉《五四运动的历史贡敲》
【史料实证】
材料三:中央档案馆藏1945年毛泽东给蒋介石的回电手书。
【唯物史观】
材料四: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拙,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注:1956年——1966年)建设起未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脸,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家国情怀】
材料五:病毒不分国界,疫情不分种族。这次全球战“疫”,再次映射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援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彰显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作为驱散疫霾的重要力量,中国正继续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摘自《全球战疫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
材料一: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島、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④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201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之年,甲子轮回,国运沧桑,国运剧变。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甲午之年见证中国国运轨迹”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耻辱悲情的甲午】
材料一:
【扬帆起航的甲午】
材料二:“20世纪中期的农历甲午年,中国正进行历史的剧变。政治上,制定了宪法,从法律上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外交上,开始步入国际外交舞台。”一个全新的时代扬帆起。
------------《环球人物》
【和平崛起的甲午】
材料三:2014年3月8日,全国人大会议上,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ⅹ”;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