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历史试题

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北方和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分别是(  )

A . 粟和稻 B . 稻和包谷 C . 麦和豆 D . 粟和麦
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责是(    )
A . 监督皇族 B . 负责州县的政务 C . 监督地方官员 D . 负责地方军事防务
下侧为某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10%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明朝经济繁荣 B . 江南地区开发 C . 海外贸易繁荣 D . 清朝经济兴盛
某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的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于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赵涛所指的朝代是(    )
A . 秦朝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北宋
“杯酒释兵权”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北宋(  )
A .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 . 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 . 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 . 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来往

②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013年5月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英国政府并未改变英    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尊重中国主权.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册封了(    )

A . 宣政院 B . 达赖喇嘛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在郾城大败金军的南宋抗金英雄是(    )
A . 寇准 B . 文天祥 C . 岳飞 D . 戚继光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建立后,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巩固统治?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下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   )

A . 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B . 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 C . 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D . 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司马迁撰写《史记》,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去的是(    )
A . 长平之战 B . 秦始皇建立秦朝 C . 汉武帝泰山封禅 D . 张衡发明地动仪
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下列属于抗倭将领的是(   )
A . 岳飞 B . 戚继光 C . 郑和 D . 文天祥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

A . 废分封行县制 B . 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 . 废旧俗兴汉化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是在(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两宋时期 D . 元朝
下图为我国历史上某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下列有关这一时期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政权更迭频繁        ②民族交融达到高潮

③国家政权统一        ④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么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呢?”这句话所表述的意思(  )
A . 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 . 必须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C . 尽快停止战争,恢复和发展生产 D . 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盛世景象的是  (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五一长假,小聪要去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早原始人类应该去(    )
A . 云南省 B . 贵州省 C . 浙江省 D . 陕西省
小说《芈月传》中秦国太后芈月掌权之后下达法令:“重修商君之法,凡违法者皆依律处置。”其中“商君”属于诸子百家中的(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