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生物试题

控制植物呼吸作用在保证农业丰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做法抑制呼吸作用的是(     )
A . 粮食入仓前晒干 B . 农田及时排涝 C . 刚移栽的植物遮阴处理 D . 作物适时松土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菜豆种子,用四个锥形瓶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请回答问题:

  1. (1) ②号锥形瓶的种子是否萌发,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两个锥形瓶对照实验,以验证了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

  2. (2) ③号锥形瓶的种子是否萌发.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号.此结果证明了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

  3. (3) 若想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②号锥形瓶和号锥形瓶做对照实验.

  4. (4) 在如图所示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胚是由组成的,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豆芽主要是由发育来的(此两空均填图中的编号).

我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形状规则,而口腔上皮细胞不规则,这是因为洋葱表皮细胞具有(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叶绿体 D . 细胞质
今年冬天,我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2.5指数“爆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PM2.5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是(  )
A . 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 . 损害呼吸系统 C . 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D . 损害循环系统
在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中,人的眼睛属于 

A . 系统 B . 器官  C . 组织 D . 细胞
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 (1) 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现象是 . 甲图中的③将来要发育成

  2. (2) 绿色开花植物的发育是从开始,乙图中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结构有(填序号).

  3. (3) 根据芽的发育情况分析,丙图所示的芽属于芽,其中a的作用是

  4. (4) 丁图中的B是由丙图中的[]发育来的,D是由乙图中的[]发育来的;A比C优先发育的现象叫 . 试举出生活、生产实践中利用和消除这种现象的例子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这样的几种生物:狐狸、鹰、蛇、田鼠、兔子、玉米和青草,这些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一个食物网。在这个食物网中,关于能量流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绿色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 B . 从太阳流向绿色植物 C . 从肉食性动物流向植食性动物 D . 从肉食性动物流向绿色植物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 反应 B . 感觉 C . 反射 D . 刺激
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确诊老李患有肾结石,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为减少疼痛,手术前通常需要进行麻醉。麻醉药作用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神经元 B . 反射弧 C . 神经纤维 D . 大脑皮层
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 食草昆虫→青蛙→蛇 B . 草→鼠→蛇→鹰→细菌 C . 草→羊→狼 D . 蛇→青蛙→食草昆虫→草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 . 所有变量都相同 B . 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用生态农业留住绿水青山

近年来,首都北京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首都发展提质增效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今年,北京市将大力创建生态农业标准园区,从各个方面改良传统农业。

节水方面:采取农田地膜覆盖手段,阻断了土壤水分的垂直蒸发和乱流,增大了水分蒸发的阻力,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抑蒸力可达80%以上。在小麦或玉米行间覆盖秸秆也能减少蒸发和有效利用降雨,达到节水、节能,干旱不减产的目的,争取实现节水20%以上。

节药方面: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减少害虫病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放养蚯蚓、青蛙、杀虫螨、七星瓢虫和啄木鸟等害虫的天敌,可有效杜绝农药、化肥、激素的使用,遵循原生态食材生产标准,保证了食材的安全。

清洁能源方面:全面杜绝燃煤在园区中的利用,减少大气污染。大力推广示范太阳能等多种技术,解决育苗、果蔬生产的冬季加温问题。

粪便处理方面:采用建造沼气池的方式,不仅解决了村内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还满足了村民生活用气和有机农作物生产需求。作为原料的人畜粪便、厨余垃圾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燃烧和发电,村民真正做到“点灯不用油,做饭不发愁”。沼渣、沼液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施用于菜田,保证了土壤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了化学肥料对土壤成分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生态农业践行者们的集体攻关,得益于集体智慧的凝集,团队合力的发挥,以及对“高效、节能、环保”发展理念的身体力行。村民们表示: “不仅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留住了绿水青山,更留住了老百姓的心”。

  1. (1) 玉米植株体内水分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器官)进行。采用地膜覆盖和行间覆盖秸秆的手段,主要目的是减少(填“土壤中”或“植物体内”)的水分蒸发。
  2. (2) 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减少害虫时,青蛙和啄木鸟的关系是。施放七星瓢虫等昆虫,除了生物防治外,还能在开花期帮助植物
  3. (3) 传统燃料——煤是由远古时期大型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复杂的过程变化形成。沼气池可以将粪便和厨余垃圾转变为沼气和能量,沼气池中发挥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够用于“点灯和做饭”的能源,最终来自
  4. (4) 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稻田治虫不力,也会导致减产,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相对较弱。
  5. (5)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有(选填下列数字序号)。

    ①草稿纸、打印纸尽量双面使用

    ②外出就餐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③洗脸洗手过程中保持自来水处于流动状态

    ④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不用时也不要切断电源

    ⑤外出尽量选择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⑥炎热的夏季可将空调温度尽可能调低以保证人体的舒适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绿色,这是因为(     )
A . 含有叶绿体 B . 含有叶绿素 C . 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D . 折光的结果

蓝莓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其果实为小浆果,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很小.最大果实5g,可食率为100%,甜脆可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1. (1) 在分类上,蓝莓属于植物界中的植物.

  2. (2) 蓝莓分野生蓝莓和人工栽培蓝莓,栽培品种也较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3. (3) 蓝莓果肉细腻、种子很小、甜酸适口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蓝莓甜酸适口,这些甜酸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平时我们吃的蓝莓,其食用部分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4. (4) 蓝莓不仅可以鲜吃,还可以酿制蓝莓酒,这一过程利用的原理是

  5. (5) 蓝莓的繁殖主要采取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式,这些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6. (6) 为提高蓝莓品质和产量需配置不同品种混合种植,如条件许可,也可放养蜜蜂类的昆虫辅助授粉.可见,蓝莓的传粉方式是

  7. (7) 某同学在学习了与扦插有关的知识后,在家里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a.选择两枝长度适中、生长状态相同的蓝莓枝条,标记为甲、乙.

    b.将甲枝条下方做斜向切口,并去除部分叶片;将乙枝条下方做平向切口;

    c.将甲、乙枝条扦插在茶相同的土壤中,适时管理;

    d.一段时间后,观察切口处生根情况,得出结论.

    ①该同学采用扦插的方式来繁殖蓝莓,从繁殖方式上看这属于生殖.

    ②请指出该实验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

下图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应是含 较多的食物。
(2)每天人摄取最少的食物应是含 较多的食物。
(3)青少年正在成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此需要多吃金字塔中第 、 类食物。
(4)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应该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因此在他们的饮食中应该少吃第 层的食物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器官 B . 组织 C . 系统 D . 细胞
人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在这个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 . 雌性激素 B . 肾上腺素 C . 胰岛素 D . 生长激素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  )

A . 制造工具 B . 使用天然火 C . 产生语言 D . 人工取火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   )
A . 上皮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保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