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514679880

  1. (1) 仪器b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小虹总结了如下规律,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反应必须加热       b.反应物必须是纯净物    c.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气体

  4. (4) 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5. (5) 实验室用B制取气体,欲验证制得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应在装置D中盛放试剂(填试剂名称),并把气体从端通入。
  6. (6) 用E收集二氧化碳,从③端通入,请把装置图补画齐全
  7. (7) 制得的氧气用于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原因是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氮气:填充灯泡 B . 稀有气体:制作多种用途的点光源 C .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D . 氧气:用作燃料
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 .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 .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 . 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低碳”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也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的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 (2) 由流程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
    A . 水生产氢气的过程中所用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B . 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的产物是混合物 C . 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3. (3) 甲醇(CH3OH)和乙醇有相似的性质,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欲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探究活动的环节主要有 、 、 、 .

小华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 (1) 小华要制取二氧化碳,应该从以上药品选择(填名称),写出符号表达式:,不选择木炭和氧气的理由是
  2. (2) 下图是小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3. (3) 用图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相应的符号表达式
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图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36

  1. (1) 请你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E。F
  2. (2) 请写出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
  3. (3) 请写出A生成C和B的符号表达式:
  4. (4) 请写出C和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判断CO2是否集满 B . 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大小 C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碟收集炭黑,证实蜡烛中有单质碳 D .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CaCO3的混合物
下图是某同学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过程中,主要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②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③加热和通一氧化碳同时进行。

  2. (2)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我们通过下图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 .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 CO2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CO 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
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等。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硝酸会挥发、受热会分解。

  1. (1) 气体X为(填化学式)。
  2. (2) “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填字母)。
    A . 溶液 B . 悬浊液 C . 乳浊液
  3. (3) 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工业生产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
  5. (5) “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_。
  6. (6) 若省去“制浆”步骤也可制得硝酸钙。但硝酸利用率会降低、同时会产生污染气体NOx。产生NOx的原因是
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用洗涤剂除去铁制品表面的油膜 B .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 .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 D .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方法是在硬水和软水中加入适量的(   )
A . 肥皂水 B . 食盐 C . 酒精 D . 蒸馏水
下列操作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 观察颜色,闻气味 C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A . 空中喷雾      B . 植树造林     C . 扬尘施工      D . 绿色出行
X、Y、Z三种金属中,只有X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Y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Y>Z>X B . X>Y>Z C . Z>Y>X D . Y>X>Z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下列问题:
  1. (1)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石墨;②活性炭;③尿素;

    ④氢气;⑤食盐;⑥氧气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②最清洁的燃料是;③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④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2. (2) 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能,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源.但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色和温室气体(填一种),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对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你的看法是:(写一点).

    ②我国积极发展绿色能源,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对于①水力发电;②风力发电;③天然气发电;④太阳能发电;⑤垃圾焚烧发电等5种发电方式,你认为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填序号).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今年我市各地在环境整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某餐馆为确保卫生大量提供一次性筷子

B.某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C.某地生猪屠宰厂停业整改污水处理系统

D.某建筑施工队粉尘排放超标被暂停施工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质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纯净物      B.单质      C.金属或合金      D.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