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照相机成像原理与图中成像的原理相同 B . 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C .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 .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将蜡烛缓慢靠近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东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分析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 (2)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你还能得到的结论

    ②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3. (3) 请你写出一条在这个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或注意事项: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 . 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 .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质量不变 B . 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质量变大 C . 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 D . 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质量变小
如图,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竖直方向均切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切去的体积 和切去的质量 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竖直方向两个力的作用,关于它的运动情况的描述:①保持静止;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斜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④
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某型号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其质量为2×103kg,汽车每个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的面积为2×102m2(g取10N/kg),求:

  1. (1) 该汽车空载时停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2. (2) 如果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75kW的恒定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在此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多大?
小刚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请回答问题:

  1. (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质量m = g。
  2. (2)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 = cm3 , 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 = g/cm3
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并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块的拉力和金属块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1. (1) 分析图象可知: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象是(选填“a”或“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选填“越大”或“越小”).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选填“有”或“无”)关。
  2. (2) 该金属块在空气中所受的重力为N,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N,该金属块的体积为cm3
  3. (3)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用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通过观察 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应用的物理方法是 。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
  2. (2) 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3. (3)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结论是 。
  4. (4)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5. (5)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玻璃棒(   )
A . 得到一些电子 B . 失去一些电子 C . 得到一些质子 D . 失去一些质子
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成功突破7000m,若它继续下潜,在此过程中(   )
A .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 . 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 . 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
  3. (3) 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 (4) 此时增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了找到实像,光屏要向(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最的像。如果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cm。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 . 放大的虚像 B . 放大的实像 C . 缩小的虚像 D . 缩小的实像
如图,轿车从某地往哈尔滨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15,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45

  1. (1)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
  2. (2)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达哈尔滨需要多长时间?
单位换算:

56m/s=m/min;

48km/h=m/s.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
  1. (1) 调节天平时,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如图乙,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由图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g;

  3. (3) 如图丙,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到量筒中,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cm3

  4. (4) 如图丁,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由此可知液体的密度是kg/m3

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 .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 .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以下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处于液态的是(   )
A . B . 水晶 C . 水银 D .
下列实例中,通过改变压力大小来改变摩擦力的是(  )
A . 在轴承上加润滑油 B . 在行李箱下安装滚轮 C . 车把手和轮胎印有花纹 D .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