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在进行甲、乙、丙、丁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2) 在甲、乙、丙、丁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3. (3) 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4. (4) 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茶壶、船闸都属于连通器,主要是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 B . 荷花飘香、烟雨蒙蒙都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改变音色而是改变响度 D . 跳高运动员起跳蹬地时,他对地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 决赛中,前 小明落后于小王,后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B .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C .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 D .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
下列叙述的力中,接近1N的是(   )
A . 一只小狗受到的重力 B . 汽车的牵引力 C . 一袋方便面受到的重力 D .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
如图所示是一年四季中的自然现象,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 . 深秋﹣﹣大雾弥漫 B . 冬晨﹣﹣霜打枝头 C . 初夏﹣﹣叶生露珠 D . 春日﹣﹣冰雪消融
0.5m3 的冰块完全融化为水( 水的密度是 1.0 ×103kg/m3)后,体积变为 0.45m3 , 则冰块的质量是kg,冰块的密度是    g/cm3
如图,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外界大气压强是P0 , 瓶内气体压强是P , 则P0P(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拿着此“气压计”从地面到教学楼楼顶,玻璃管内水柱液面会(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此“气压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踢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一次精彩的传球攻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运动过程中,足球的重力方向在不停变化 B . 足球对脚的作用力和脚对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足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 . 足球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某人看到闪电后8秒钟才听到雷声,打雷处和某人间的距离是多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必须用零刻度作为测量起点 B .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被测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C .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D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消除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
骑自行车时,只要握紧刹把,使刹车皮紧压在钢圈上,车子就会停下来,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如图所示是打捞物体的模拟装置。现电动机钢丝绳自由端以0.5m/s的速度匀速拉动滑轮组,经过6min将体积为 的物体由海底提升到海面(不计物体的高度、绳重和摩擦, )。求:

  1. (1) 物体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重力。
  2. (2) 物体在海底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3. (3) 已知动滑轮的总质量为 ,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如图所示,很多汽车尾部都有气流偏导器装置(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凸起),其作用是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 (1)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

    ①若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②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图片_x0020_247039042

    ③在图丙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④图丙中的透镜放在图乙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为了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将蜡烛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红和小黄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压强计、烧杯、刻度尺,足量的酒精、水和盐水,已知p酒精<p<p盐水

  1. (1) 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为了研究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相同。
  2. (2) 小黄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下面是小黄为了记录实验数据画出的表格但信息不完整。

    ①请你帮他把表格中(a)、(b)两处的信息补充完整:

    ②表格中“液体深度h/cm”数据填写时的要求是(选填“由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或“无要求”)。

杨明同学在高明沧江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图片_x0020_100020

  1. (1)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③①④
  2. (2) 如图甲所示,杨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我们发现此种操作错误是
  3. (3) 杨明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g;由图丙和图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cm3 , 可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kg/m3
  4. (4) 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若杨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俯视,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应为铁的比石蜡大,而锅常用铁作为材料 这是因为铁的好。
以科学家名字作为压强的单位的是(   )
A . 特斯拉 B . 帕斯卡 C . 焦耳 D . 普朗克
如图所示,一名体重为6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

图片_x0020_100031

  1. (1) 未拉绳子前,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 (2) 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3. (3) 若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F多大?
  4. (4) 拉力的功率多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