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地球 C . “神舟十号” D . “天宫一号”
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是(   )

A .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 .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 .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D .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让不同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再让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分别撞击木块B,使B移动一段距离S.

  1. (1) 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的关系.
  2. (2) 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填“A或B”)的动能.
  3. (3) 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4. (4) 该实验让不同钢球从同一斜面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使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的关系.
  5. (5) 该实验让同一钢球A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的关系.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m/s C . 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 .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前行驶,它所受的阻力为2500N,已知此时汽车所受的牵引力是车重的0.1倍。求:

图片_x0020_100023

  1. (1) 由图可知,前方区间测速的长度为6.4km,则汽车通过该区间至少多少秒才不会被判超速?
  2. (2)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牛顿?
  3. (3)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牛顿?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2. (2) 该装置是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和相同的情况下, 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大小是否有关。
  3. (3) 让实验装置冷却到初始状态,把右瓶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瓶内,接通电源比较两瓶内电阻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的关系,一段时间后(选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
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1kg酒精比1g酒精的热值大 B . 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D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 .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 .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D .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近几年来4G手机悄然兴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磁波和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B . 电磁波和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C .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息 D . 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保护电阻R0=10Ω。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开关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使电流表示数为A。此时电阻箱R阻值如乙图所示,则Rx的阻值为Ω,这种测电阻方法叫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

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 (1) 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 (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②,应该选用编号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 (3) 分别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图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减小,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某小组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的规律”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且为6伏.接着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在探究过程中,多次改R1和R2的阻值,测出了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R1(欧)

R2(欧)

V1(伏)

V2(伏)

A1(安)

A2(安)

A(安)

1

20

60

6

6

0.3

0.1

0.4

2

20

30

6

6

0.3

0.2

0.5

3

20

20

6

6

0.3

0.3

0.6

4

30

15

6

6

0.2

0.4

0.6

5

60

12

6

6

0.1

0.5

0.6

  1. (1) 分析比较表中三个电流表示数的数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R1、R2的电阻值和A表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中的电阻一定时,
  3.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5表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电源电压相同时,当两个并联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于另两个并联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时,它们的总电阻是相同的.
  4. (4) 接着同学们比较了总电阻与各并联电阻阻值的大小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
  5. (5) 在分析以上数据后,有同学认为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的乘积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之和.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a到d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只有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 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 . 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减少 D .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 A处应是紫光 B . 只有AB之间有光 C .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2V,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如右图所示的同一位置。则通过电灯L1的电流I1=  A;通过电灯L2的电流I2= A,L1的电阻为 Ω。

在一次校园歌咏比赛时,小鹏同学发现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1mm

B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4km/h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340m/s

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3 × 10 8 km/s

一艘轮船由长江驶往东海过程中,它将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变”),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同学们在东湖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