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 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C .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打开下列盛装酸的试剂瓶时在瓶口能看到白雾的是(   )
A . 稀硫酸 B . 浓盐酸 C . 碳酸 D . 浓硫酸
在如图中用三只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则(    )

A . A1的示数最大 B . A2的示数最大 C . A3的示数最大 D . 三表示数相同

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pH=a时,e点下移 B . 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 C . 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 D . 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
 在进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

A .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 . 先盖盖玻片再染色 C . 绘细胞核时直接涂黑 D . 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塑料盒中,塑料盒内分别插着相同的温度计,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相同时间内A温度计温度上升快,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相同时间内电阻R1产热量多 B . R1两端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C . 实验中所用的两个电阻的阻值是R1>R2 D . 该实验为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
为了寻求科学答案,推理非常重要,只有做出正确的推理并用实验证明,才可确定假设的真伪。现已知“昏睡病原虫是昏睡病的病原体”及“除去采采蝇即可消灭昏睡病”等事实,提出“采采蝇传播昏睡病原虫”的假设。下列叙述中,完全属于根据这个假设而做出的推论的是(   )

①昏睡病原虫是寄生在人体血液中的锥形原生动物

②患昏睡病的人,体内必有大量昏睡病原虫

③采采蝇体内可发现昏睡病原虫

④采采蝇可从昏睡病人的体液中吸入昏睡病原虫

⑤如果健康人被带有昏睡病原虫的采采蝇叮咬,就可能患上昏睡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如图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
A . B . C . D .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 2 B . 8 C . 10 D . 18
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可以模拟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如果向外拉动甲图中的注射器活塞,那么模拟潜水艇的试管将(填“上浮”、“下沉”或“位置不变”)。潜水艇从悬浮位置下潜时所受的浮力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乙图表示水循环模拟图,图中B表示的是水循环中的环节;水循环的动力来自和地心引力。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实验目的”相一致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下列是小金同学进行的操作与对应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会偏大的是(    )
A . 夏天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B . 用量筒量取20毫升液体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C . 测一杯沸水的温度时,从沸水中取出温度计进行读数 D . 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放在天平左盘,物体放在天平右盘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

A . 昼夜更替 B . 昼夜长短变化 C . 四季更替 D . 五带划分
读图回答:

  1. (1) 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2. (2) 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B . 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C . 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D . 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有些人长时间被深埋废墟但最终获救。这些幸存者当时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维生素 D .
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

A . 水中倒影 B . 平面镜成像 C . 杯中笔弯折 D . 手影游戏
小王在游泳池里潜泳时在A处向岸边看B处的物体,请画出小王看到的B物体所成像B'的大致位置。

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它的优点是可以充电循环使用。电瓶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材料是金属铅(Pb),电瓶内所加液体是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稀硫酸,放电(为外界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PbO2(固)+2H2SO4+Pb=2PbSO4↓+2H2O当放电时,反应物反应掉一定量后,就会导致电压下降,不能正常使用,这时就必须及时充电。

  1. (1) 电瓶在放电时,能转化为电能
  2. (2) 假如某个电瓶中铅的质量为1800克,内装36%的稀硫酸1200克,当有310.5克的铅参加反应时,需消耗稀硫酸中溶质多少克?此时电瓶中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如图所示,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右适当移动的过程中,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电磁铁磁性逐渐增强 B . 电磁铁左端为S极 C . 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向右 D . 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