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符合(   )
A . 10 cm<f<20 cm B . f>10 cm C . f<10 cm D . f>20 cm
下列描述地球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平均半径6371千米 B . 赤道长约8万千米 C . 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D . 地球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下列是同学们在实验课上连接的一些电路,闭合开关后,出现电源短路的是(   )
A . B . C . D .
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因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1. (1) 由于茎内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2. (2) 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
  3. (3) 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
以下是植物检索表,4a处应该填的内容是。校园中有一株银杏(如图),它在检索表中是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 . 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 一层霜 D . 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现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对新发的H7N9禽流感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下列有关帕拉米韦(C15H28N4O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该物质由51个原子构成 C . 该物质中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7:16 D . 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断路器因方便、安全,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如图所示是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流过大时,它的工作顺序是(   )


①簧锁装置脱开  ②触点断开   ③电流过大,双层金属片发热过多 

④双层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③①
果农让同一棵桃树上结出了三种口味的桃子.他运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 压条 B . 扦插 C . 嫁接 D . 组织培养

通过灯泡L1与L2的电流随其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当灯L1、L2并联接在6V的电源上时,电阻更大的灯泡是;当灯L1、L2串联接在另一电路中,测得灯L1两端电压为2V,则灯L2的实际功率为 W.

某品牌家用电熨斗的电路如图甲所示,额定电压为220伏、最大功率为440瓦,发热部分由调温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组成,调温电阻R是可变电阻,其最大阻值为110欧。电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求:

  1. (1) 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多大?
  2. (2) 该电熨斗工作时的最小功率多大?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大?
  3. (3) 假设电熨斗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跟电熨斗温度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得出电熨斗工作时温度的调节范围。
某粒子M2+所含的质子数为a,据此还不能确定粒子的(    )
A . 元素种类 B . 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C . 中子数 D . 电子数
用如图电路进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小明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他排除某处故障后即能正常实验,则发生故障的位置可能是(    )
A . ①②之间断路 B . ①②之间短路 C . ②③之间断路 D . ②③之间短路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书包更宽的背带 B . 注射器更尖的针头 C . 坦克更宽的履带 D . 骆驼更大的脚掌
如图所示,当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比为U:U=5:3;当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比为I:l=,此时R1和R2消耗的功率之比P:P=  。

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其电阻阻值在磁场中随磁性的增强急剧减小),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磁铁附近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磁针的A端为极;当滑片P和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指示灯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美国南北战争以前,大量的黑奴从南方逃向北方寻求自由。在夜间悄悄行走时,他们互相传达:“朝着像饮水瓢的那个星座走。”这个星座是(   )
A . 大熊座 B . 小熊座 C . 大犬座 D . 猎户座
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

A . 文字描述法 B . 图形记录法 C . 表格记录法 D . 以上都不是
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0点。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点处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的自弹性绳重不计)

  1. (1) 从0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2. (2) 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