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器官移植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移植前须做配型实验,配型成功方可移植.从免疫角度来看,被移植的器官属于(  )

A . 抗原 B . 抗体 C . 病原体 D . 疫苗
如图所示,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吸盘式挂衣钩 B . 凸出的橡皮膜 C . 纸片托水 D . 用管子吸饮料
下列模型与符号“2HCl”(其中 氢原子, 氯原子)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某厂商为宣传防晒霜的使用效果,在电视上进行了“轮番轰炸”式的宣传,为检验该产品的实际效果,长山初中八年级同学准备利用假期完成一项实验,下表是四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实验人

实验方案

A(赵为)

一只手背上涂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B(钱国)

第一天涂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C(孙争)

在同学的手背涂防晒霜,自己不涂,比较自己和同学的手背灼伤程度

D(李光)

手心上涂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的灼伤程度

A . 赵为 B . 钱国 C . 孙争 D . 李光
 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红磷中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 . 相同的性质   B . 相同的物理性质 C . 相同的化学性质  D . 不同的化学性质
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 (1) 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 (2) 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3. (3) 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 (4) 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如图所示,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它的分度值是 N.乙图中表示测拉力的情况,此拉力的大小为 N.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的特点为

下列与生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的扦插、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B . 细菌一般都进行分裂生殖 C . 动物只能进行有性生殖 D . 植物的开花、结果就是在进行有性生殖
市面上有一款气培箱(如图),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该箱体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顶部有3排LED灯,5个小凹槽能同时种植植株,植株根部“悬于”玻璃箱中,不与营养水接触。其原理是利用内部马达的震动,将带有营养成分的水雾化,从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下列有关气培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透明的玻璃箱体,有利于根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B . 顶部的LED灯能弥补光照不足,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根“悬于”箱中,没有与营养水接触,防止植物烂根 D . 同时能种植5株小植株,体现了合理密植的科学思想

 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 (打一条即可)

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2MgO

A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B .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C .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③ D .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

 

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A . 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 . 一种动物可能捕食多种生物 C . 由多种互有联系的食物链组成 D . 以上说法都正确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通过重核裂变释放核能的装置,如图是核电站的原理图。核反应堆中发生重核裂变,释放出核能传递给水,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2. (2) 核电清洁、经济,但一旦发生核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废料具有
  3. (3) 根据上图,请在方框内完成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流程图:

  4. (4) 仔细观察核电站的原理图。在发电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

    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常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具有 ,所以核电站一般建在海边。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   )
A . 一定不相碰 B . 一定相碰 C . 若m1>m2 , 则肯定相碰 D . 若m1<m2 , 则肯定相碰
小嘉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如下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匝的电磁铁

100匝的电磁铁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A)

0.8

1.2

1.5

0.8

1.2

2.O

吸引大头针枚数(枚)

5

8

10

1O

16

25

  1. (1) 实验中小嘉是通过电磁铁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 (2) 分析第1次、第2次、第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
  3. (3) 小永觉得小嘉实验过程换接电路太麻烦,在电路元件的种类和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导线不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