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 摄影﹣光的反射 C .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 倒影﹣光的折射
70℃时的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植物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有人把等量的紫罗兰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和2号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增加量(毫升)

1

紫罗兰

22

80

2

紫罗兰

22

-10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大小、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目的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条件下,紫罗兰光合作用更强。2号容器中,氧气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在黄光条件下,紫罗兰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科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 (1) 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凸透镜在位置时(填“①”或“②”),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较大。实验中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填“上移”或“下移”)。
  2. (2) 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A . B . C . D .
当前的AI(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动的阶段。某款AI机器人,能自动控制自身的温度,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如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B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 ,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中“它”位于 。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某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次数

1

2

3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计算:

  1. (1) 表中“a”的数值可能是g;
  2. (2) 该石灰石样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质量。
  3. (3)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1) 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2. (2) 图乙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该刻度尺分度值为cm,物体长度为cm。   
            

  1. (1) 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
  2. (2)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吻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角色的是( )

①淡水中的衣藻 ②高山上的油松 ③土壤中的细菌 ④朽木上的蘑菇 

⑤树上的麻雀⑥河边的青蛙 ⑦池塘里的蠕虫⑧树叶上的毛毛虫  

A . ①③ B . ⑦⑧ C . ③⑦ D . ③④
 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均收缩,胸廓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 B . 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C . 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压下降,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 D . 冬天,当空气经过呼吸道时,会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

抗流感药物—“达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禽流感最有疗效的药物后,全球对达菲的市场需求膨胀,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价格上涨几倍。全球蔓延的H1N1甲型流感,感染早期用达菲(Oseltamivir)有显著效果。“达菲”的原料莽草酸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八角茴香的重要成分。请你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 (1) 莽草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 (3) 174 克莽草酸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4. (4) 目前“达菲”两颗装售价涨至30元,其中一颗“达菲”药物质量为75毫克,其中莽草酸占该药质量的80%,而目前莽草酸的市场价格为3元/克,则一颗“达菲”中莽草酸的成本价为多少元?

去年,我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已知:Na2CO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 (1) 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

    鉴别溶液

    鉴别方法

    试剂名称

    盐酸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甲:一种指示剂

     石蕊试液

    乙:一种酸溶液

    硫酸溶液

    丙:一种钾的盐溶液


    那么,丙同学所用的试剂是

  2. (2) 丁学生不用其它试剂也可以鉴别.他将三种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B、C,按编号取样品两两反应,实验现象记录是:A+B→白色沉淀;A+C→产生气体;B+C→无明显现象.请写出A的化学式

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分别在(   )
A .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以下 B . 大脑皮层以下、大脑皮层 C . 脊髓、大脑皮层 D . 大脑皮层、脊髓
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r=Mgh(g=10N/kg).现从地面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m,然后落回到地面,整个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若上升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1 , 下落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记为h2 , 则(  )
A . h1>3m,h2>3m B . h1<3m,h2<3m C . h1>3m,h2<3m D . h1<3m,h2>3m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V、电阻约为10Ω.

  1.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2. (2)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 (3)

    小明同学移动滑片P,甚至改变了电压表的量程,记下10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把这10组数据以10个点的形式记录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中,根据坐标中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正常工作时电阻 Ω.小灯泡灯丝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两只这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在3.0V电源两端,每只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4. (4) 由小明同学的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出现了 错误,并且造成了 的故障.

早饭前进行锻炼时,人体血糖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关系是(    )
A . 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B . 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 . 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 . 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下列情形: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将电阻线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发现接头处容易烧焦.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原因.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