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B . 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 C .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D .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形状是规则的正圆球体 B .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C . 地球赤道周长约8万千米 D . 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小科发现家里的干湿球湿度计(如图1所示)是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他利用学过的知识作出下列判断:

  1. (1) 小科认为,空气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示数相差越(填“大”或“小”),这是因为。事实证明,空气湿度也会影响液体的蒸发。
  2. (2) 小科想,如果把水换用酒精,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于是他和乐乐合作进行了图2实验,发现酒精确实比水消失得快。于是小科得出酒精比水容易蒸发的结论。乐乐提出异议,她认为这个实验没有控制变量,不能得出该结论。你同意谁的观点?理由是
某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其中含有少量的NaCl,小明同学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加水配成400g的溶液,把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浴液,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100g

10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2.5g

5g

m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并计算回答:

  1. (1) m=
  2. (2) 40g该食用碱配成的溶液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g;
  3. (3) 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 (4) 请根据实验四的数据画图并标上合适的坐标数据。

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容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 . 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C . 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 D . 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L1、L2两只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从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两灯的实际功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 L1始终比L2 B . L1始终比L2 C . L1和L2都变小 D . L1和L2都变大
小明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S1.S2分别为楼上和楼下的开关(都是单刀双掷开关),要求拨动其中任一开关,都能改变电灯原来的发光或熄灭状态.图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 ②溶解 ③计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
某溶液的pH为13,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色.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其原因是
医生给心脏疾病患者做手术时需要利用电磁血流量计来检测血流速度,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时,将血管置于两磁极之间,接线柱a、b与血管壁接触,就会有微弱电流产生,仪表显示出血流速度。电磁血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与(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原理相似。图中若仅调换两磁极的位置,则流过仪表电流的方向将(填“不变”或“改变”)。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取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2. (2) 实验室需少量某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Na2CO3+X↑,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3. (3) 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或E装置,由此推断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下列四幅区域示意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 浙江省 B . 宁波市 C . 宁海县 D . 某中学
据史料记载,奉化栽桃已有2000多年历史,水蜜桃已经成为奉化的传统名果,也是中国四大传统名优桃之一。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⑨雄蕊和⑩
  2. (2) 受精后,花瓣、花萼等先后凋落后萎缩,子房不断发育而形成 。
晓丽去买蜂蜜,发现蜂蜜在瓶内向下流动得比较慢,不像流水那样。她猜想: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她联想到: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如图甲),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

蜜蜂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1. (1) 晓丽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的图象来表示。
  2. (2)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她在实验时控制了等不变。在物理学习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这种方法,请再举一例“控制变量法”的例子:
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因为植物体能进行的(  )

A . 呼吸作用 B . 代谢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光合作用
据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

垃圾是城市生活的“副产品”,垃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年产垃圾总量约5亿吨,并且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长。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在,人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填埋;另一种是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质进行燃烧发电。

  1. (1) 我国许多城市目前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处理好处是(填代号)。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

  2. (2) 在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首先是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可分为无机垃圾和有机垃圾,则碎玻璃属于垃圾。
  3. (3) 有机垃圾处理方法之一是焚烧发电,其能量如何转变?
  4. (4) 研究表明: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1吨(T)生活垃圾可以发电240kW:h。某市郊区兴建一座规模为2台1.2×104kW 发电机的垃圾处理发电厂。问:若每天工作12小时,请估算该发电厂建成后每天可以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图甲是台灯的实物图,图乙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

  1. (1) 从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台灯插头的插脚A应与丙图中两孔插座的(填字母)孔相连。
  2. (2) 小明将台灯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台灯开关,台灯不发光。经检查,G点左侧的零线断了,其他元件都完好。此时丙图的开关S断开,用测电笔检测E,F,G三点,氖管发光的有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仪器进行有关CO2的探究实验。

研究小组的同学将CO2通入如图装置中,加热使钠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和一种白色固体。

  1. (1)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钠;④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2. (2)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向另一份溶液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里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信息,试分析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物是

  3. (3) 【实验反思】研究小组在实验时,先通二氧化碳,再加热金属钠,该顺序是否合理。若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不合理请提出改进意见
《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文中的“石”指石灰石),小乐对其展开如下探究:如图甲所示,先利用煤气灯(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煅烧石灰石,然后完成后续操作;最后又补充做了如图乙所示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①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试管A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试管B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1. (1) 能成为煅烧石灰石是化学反应的证据是现象(选填 “①”“②”或“①和②”)。
  2. (2) 继续向试管A上层清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轻轻晃动试管A,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的原因:
  3. (3) 为检验图甲所示实验中的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可取冷却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补全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图片_x0020_17 B . 测溶液的pH 图片_x0020_18 C . H2还原氧化铜 图片_x0020_19 D . 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