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提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次数

1

2

3

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

  1. (1) 计算第1次实验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 (2) 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的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g/L,二氧化碳密度取2.0g/L,g取10N/K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烧杯①中溶液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图示操作后得到18.0gNH4Cl固体,已知60℃和20℃时,NH4Cl的溶解度分别为55.2g和37.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中溶液和②中溶液均为60℃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 B . 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C . 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60℃和20℃时NH4Cl的饱和溶液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稀有气体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 B . 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 . “二分二至”日出现先后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D . 不同层次的星系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微信、微电影、微实验已快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小金是个很有创意的同学,他在学了光合作用知识后,自己回家做起了实验:

①暗: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遮:把天竺葵叶片用三角形的不透光黑纸片遮盖,用回形针固定(如图1);

③照: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5h;

④脱: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用酒精隔水加热;

⑤滴:用清水漂洗叶后,滴加碘液;

⑥察:观察。

  1. (1) 步骤④中应将天竺葵叶片加热到何种程度?答:
  2. (2) 步骤⑥中预期小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能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答:

  3. (3) 小金同学突发奇想,重复上述实验,获得了一张令人惊奇的叶片,如图2所示(叶片上显现了“浦江科学”四个文字)。他是如何修改上述操作的?答: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A .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而受害 B . 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过快而引起烂根 C .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 . 土壤中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低温损害
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    )
A . 都是活细胞 B . 都是死细胞 C . 导管是死细胞,筛管是活细胞 D . 导管是活细胞,筛管是死细胞
用一个重为5牛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20牛的货物,使用该装置实际的机械效率可能为(    )
A . 75% B . 85% C . 80% D . 100%
如图所示,已知鸡蛋的质量为55克,体积为50立方厘米。将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图甲);逐渐将食盐溶解在水中,鸡蛋恰好悬浮(图乙);继续溶解食盐,最终鸡蛋漂浮(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鸡蛋所受浮力为0.55牛 B . 图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C . 图丙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重力 D . 图中三种状态下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F<F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石化燃料的燃烧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 . 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 晴朗的天气空气PM2.5肯定没有超标 D . PM2.5属于空气质量日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将36.5克10%稀盐酸和40克10%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后滴加紫色石蕊颜色变成(   )
A . 红色 B . 蓝色 C . 无色 D . 紫色
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1. (1) 肿瘤(选填“属于”或“不属于”)传染病.
  2. (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一个(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的过程,利用该抗体进行治疗属于(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 肾小球 B . 肾小体 C . 肾小管 D . 肾小囊
近几年,诺如病毒日趋严重,并出现了许多变种,尤其是教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学生比较容易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教室空气消毒。学校采用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小科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ClO2)1000 毫升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 (1) 这 1000 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多少克;
  2. (2) 若将这 1000 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 5000 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3) 我校欲配制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样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
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产热量/%

安静时

劳动或运动时

1 6

1

内脏

5 6

8

骨骼肌

1 8

90

其他

10

1

  1. (1) 明明是学校体育队的长跑运动员,他在安静状态下,身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在3000 m长跑过程中,他身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2. (2) 在产热的同时,机体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到体外,以保持体温的恒定,人体中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失出去的.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日差大的特点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特征 D . “燕子低飞要下雨”说明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形成“赤潮”的生物主要是(    )


A . 细菌 B . 真菌 C . 死亡的鱼虾 D . 单细胞藻类
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示数分别为N1和N2 , 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 , 已知ρ>ρ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

A . N1=N2  T1>T2 B . N1>N2   T1>T2 C . N1<N2  T1>T2 D . N1>N2   T1<T2
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菜(如图乙)三个部位的切片的一部分。

  1. (1) ①取自于图乙中的(选填序号)。

  2. (2) 观察切片③时,想在视野中同时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接着的操作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