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当有人宣称通过实验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此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
A .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 作者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C . 撰写的实验报告有无纰漏 D .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可以减轻“白色污染” B . 中和反应都要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用乙醇汽油替代含铅汽油作燃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D . 在室内点煤炉,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B . 地球的自转 C . 地球的公转 D .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
分析如图并回答问题:

  1. (1) 植物激素A应是
  2. (2) A与高浓度生长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关系,与细胞分裂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关系.
  3. (3) 生长素对器官脱落的作用表现出性.
  4. (4) 据图可知,植物的器官脱落是的结果.
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 B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最小,因此传播速度最大 C . 响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轻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分别标有“6V  2W”和“12V  8W”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为使其中一个恰能正常发光,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应是(   )
A . 6V B . 12V C . 18V D . 24V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 外耳道、虹膜 B . 鼓膜、瞳孔 C . 耳蜗、视网膜 D . 咽鼓管、脉络膜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时,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求:

①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②电流通过该导体所做的功.

下列关于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B . 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因为紫外线具有较大的能量 C . 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可以加热物体 D . 紫外线可用于检测纸张上是否含荧光剂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 .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 .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小吴在泡温泉时听了工作人员对温泉来源的介绍后,设想使用地热资源解决冬天的供暖问题,于是设计了如图的方案。关于此方案涉及的科学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水增加的内能主要是地热中的能量转移而来的 B . 管道采用的是导热性能好的材料 C . 管壁所处的深度越大,受到水的压强越小 D . 管道中的水可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一木箱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推力去推它,若没有推动,则(   )

A . 推力小于摩擦力 B . 推力等于摩擦力 C . 推力大于摩擦力 D . 推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美国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照射到预先安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器上.测量激光从发出到返回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假设通过实验计算出从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的距离为3.84×108m,则表明激光从发出到返回地球所经历的时间是(    )

A . 0.64s B . 1.28s C . 5.12s D . 2.56s
2014年3月19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6级地震。关于其成因,如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

A . B . C . D .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如下表所示: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距离(天文单位)

0.39

0.72

1.00

1.52

5.21

9.58

19.18

30.13

据此推测小行星带到太阳的距离可能是(   )

A . 0.80天文单位 B . 1.20天文单位 C . 2.80天文单位 D . 7.20天文单位
推理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就是酸 B . 酸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释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近来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饮水机放出的冷水和热水中的细菌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探究.

【取样】他们讲不同品牌的10桶饮用水编号为1至10,分别安装在经过消毒后的10台同型号饮水机上,每天用采样瓶在同一时间对饮水机的冷水河热水进行采样(每次采样前采样瓶均消毒).

实验小组对采样的方案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方案一:每天用采样瓶按编号顺序只对一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方案二:每天用采样瓶对十台饮水机的冷、热水采样.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方案的设计较合理.

【培养】按正确方案采样后,配制培养基对各水样进行细菌培养,由于细菌的营养方式为,所以培养基中除了琼脂、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多种有机物.

【结果】培养后统计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计算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数.如图是对某一品牌桶装水的部分研究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应用】相关部门规定桶装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为每毫升水中的细菌总数≤50个,通过上述探究,请你对该品牌桶装饮用水的饮用要求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多,但用途广泛。某小组同学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下列实验。

  1. (1) 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要产生平稳的气流,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装置甲还是装置乙,说明理由;若你选择的装置与丙装置相连,当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时,可以验证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 (2) 如图丁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如果改变二氧化碳的倾倒方向,如图戊所示实验:观察

    到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实验现象,能否反映出二氧化碳相同的性质

  3. (3) 为验证碳酸饮料(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小明同学利用如图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少量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观察到试管内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色,该同学得出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反思评价】该小组同学中有同学对小明同学的实验提出了质疑: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不严密,汽水中含有柠檬酸,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气流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

    【继续实验】针对提出的质疑该小组同学继续开展下列活动;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下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中含有柠檬酸。

    ②小明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简单的实验操作,确认了不是因为柠檬酸引起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该操作的名称以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
  1. (1) 小敏认为的“铁”是指(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 (2) 写出利用CO将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此反应利用了CO的性。
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

A . 西经20°和赤道的交点 B . 东经160°和赤道的交点 C . 经度0°和赤道的交点 D . 经度180°和赤道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