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某同学在期末复习阶段整理的笔记中,发现下列四句话,其中正确的一句是:(    )
A .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不会改变的。 B . 当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 . 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的宇宙飞船中,无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 D . 宇航员将一块矿石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大。
把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放入煤油、水和水银中,受浮力最大的是在中的铁球,受浮力最小的是在中的铁球。(ρ煤油=0.8×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ρ=7.8×103Kg/m3)
如图所示是子宫内的胚胎发育情况,据图回答:

  1. (1) 图中[①]的名称是,它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
  2. (2) 图中[③]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3. (3) 通过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的,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经母体排出。
  4. (4)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做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每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 一片森林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 . 农田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处适应性,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 . 动脉的血压高   B . 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 . 动脉的管壁厚 D . 动脉中的血液速度慢
听觉通常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有些人由于听觉器官某一部分受了损伤,再听到声音了。人们把这种状况叫做。耳除了听觉以外还有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如图是一把开瓶盖的新型起子,要打开瓶盖,用力方向应为(填“F1”或“F2”),从起子的使用情况看,这是一个(填“省力”或“费力”) 杠杆。

“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同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了近两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回收废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 . “绿箱子”上的“ ”是回收标志 C . 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 . 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我国哪一类生物的种类在世界上的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


A . 鱼类 B . 被子植物 C . 鸟类 D . 裸子植物
我县发现某品牌的矿泉水的标签如图,以下选项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说明书中偏硅酸的化学式书写不规范,其正确的化学式为H2SiO3 B . 说明书中的“钙”是元素 C . 偏硅酸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4价 D . 纯净优质的矿泉水属于纯净物
在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泡沫塑料恰好露出一半体积,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将(选填“上升”、“下降”、“不变”)。此时将细线用剪刀剪开,石块沉入水底,则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H2SO4+CuO═CuSO4+H2O B . H2+CuO Cu+H2O C . Fe2O3+3CO  2Fe+3CO2 D . C+CO2  2CO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522年9月返回了西班牙。麦哲伦为这次探险活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麦哲伦的这次航行路径可以证明
  2. (2) 麦哲伦的船队走到世界最西的地方了吗?为什么?
两只电阻之比R1:R2=3:5,把它们串联在某电路中,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两端电压之比U1:U2=
如图是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 (1) 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

  2. (2) 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MnO2 , 则可将试管内的剩余物经溶解、、洗涤、干燥等加以回收。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 (1) 该口服液中的锌是指(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元素;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 (3) 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浓硫酸与铁定(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Fe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SO2生成

②C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CO2和SO2生成

③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⑤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实验探究】

  1. (1) 称取24.0g铁钉放入6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并推知气体Y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为66.7%.同学们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还有H2和Z气体,则Z气体可能是.探究实验的主要装置如图所示:

  2. (2) 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3. (3) 为确认Z的存在,需要将装置甲(如图甲所示)接入上述装置的(填编号)之间.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4. (4) 实验中,如果观察现象,则可确认Y中还有H2气体.
余姚是杨梅之乡,杨梅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 . 听说杨梅上市而分泌唾液 B . 吃着杨梅感觉酸甜而分泌唾液 C . 看到杨梅而分泌唾液 D . 看到“杨梅”两字而分泌唾液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

的图像,如图所示。


  1. (1) 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
  2. (2) 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 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3. (3) 分析图象信息,写出 T 与 t 数学关系式。
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10g食用纯碱样品和足量的称硫酸,进行如图甲实验,实验前后,均需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 (1) 小金想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的混合物)来代替B装置中浓硫酸的吸水作用,小科认为不可以,其理由是
  2. (2) 根据乙图分析,判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的依据是 。
  3. (3) 下列情况会造成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 . 稀硫酸换为浓盐酸 B . 反应结束后忘记通氮气 C . 样品中的碳酸钠没有反应完 D . 外界空气通过导管进入C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