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 )
    A . 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 . 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 .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D .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2. (2) 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
    A .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B . 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C . 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 . 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
风障是我国北方地区在苗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简单的保护设施,由基埂、篱笆和披风组篱笆多用芦苇、高梁或玉米秆等材料编成,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地区某风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研究,风障能增加区域积雪量,其主要原因是(   )
    A . 增加降雪 B . 挡风阻雪 C . 减少风蚀 D . 降低温度
  2. (2) 风障畦一般位于风障的(   )
    A . 西南部 B . 东北部 C . 东南部 D . 西北部
  3. (3) 篱笆前方再设置塑料膜能显著促进苗木生长,主要是因为塑料膜增强了(   )
    A . 光照强度 B . 防风性能 C . 保暖性能 D . 水分条件
2013年12月4日,曾经80%的经济依靠汽车产业的汽车之城——美国底特律市正式宣告破产,几乎同时,中国国务院发布首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下图是底特律市所在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底特律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有利条件有(    )

    ①地处五大湖地区,靠近太平洋,水陆交通便利

    ②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③相关产业集聚,提升竞争力

    ④劳动力廉价,素质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我国资源型城市容易面临与底特律相似的困境最主要是(    )
    A . 资源趋于枯竭 B . 生态环境破坏 C . 过度依赖单一产业发展 D . 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
    海外仓是指在跨国贸易电子商务中,国内企业将商品通过大宗运输的形式运往目标市场国家,在当地建立仓库、存储商品,然后再根据当地的消费订单,及时从当地仓库直接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德国是我国在欧洲海外仓的首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海外仓选址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劳动力  ②市场  ③交通  ④政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 德国成为我国海外仓首选地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 地处中欧铁路的枢纽 B . 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 C . 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 D . 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
美国有许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气候 B . 土壤 C . 地形 D . 矿产资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陆地面积约为1104km2 , 人口约730万,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市区平均人口密度2.1万平方千米。下图示意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合理容量发展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大主要得益于(   )

    ①生活消费水平低②气候条件优越③科技水平高④矿产资源丰富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制约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是(   )
    A . 科技水平 B . 自然资源状况 C . 填海造陆 D . 地区开放程度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 (2) 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①多云雨天气

    ②位于山地的南坡

    ③位于阴坡

    ④位于向阳坡

    A . B . C . D .
基西米河,是介于基西米湖和奥基乔比湖之间蜿蜒盘形行长166千米的干流,该流域常常受到洪涝灾害的侵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1962年-1971年期间河道逐渐被渠化(将天然河流改造成两岸近乎平行、较为规则的渠道),河长编短38%,并沿河修建了6级拦河坝。但渠化后河流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完成下列小题。

  1. (1) 基西米河流域在渠化前时常泛滥的季节(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基西米河渠化后河流的整体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流域范围缩小 B . 河水中有机质增多 C . 两岸湿地减少 D . 拦河坝使水质变好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A . 气候、植被 B . 气候、地形 C . 植被、土壤. D . 地形、土壤
  2. (2)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图中与洪涝灾害的形成直接相关的环节有(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2日为“国际湿地日”.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 

B.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源的污染物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控制污染

2中“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正确的是                                  

                                                                     

2

 
 


A                B                C                 D

图示为二分二至时刻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1)在左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用★标出近日点、远日点,箭头表示公转方向。

   2地球处于①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日(二分、二至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地球处于④位置时,右图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4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___     (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_                    __ 

8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6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下图为该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3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17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分别表示贵州和上海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8近年,我国某省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技术人才外流

C.水资匮乏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右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            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

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            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2012年1月2至3日,大连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金州地区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真是“201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了一些”,据此回答4~6题。

4.带来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图2中的                                              

5.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                          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降雪量与积雪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情况而言,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换算关系是115,气象部门规定:降雪量在0124毫米为小雪,2 549毫米为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100199毫米为暴雪。据此可以推测大连金州地区的这场“瑞雪”应该属于(   

   A.小雪             B.中雪             C.大雪             D.暴雪

右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17.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           B3~4

C6~7           D11~12

18.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 500 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城市近 500 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
A. 北京、长沙、广州、贵阳
B. 长沙、北京、广州、贵阳
C. 北京、长沙、贵阳、广州
D. 长沙、北京、贵阳、广州
【2】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 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
B. 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
C. 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
D. 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
【3】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
A. 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B.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
C. 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
D. 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