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 500 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城市近 500 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A. 北京、长沙、广州、贵阳B. 长沙、北京、广州、贵阳C. 北京、长沙、贵阳、广州D. 长沙、北京、贵阳、广州【2】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B. 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C. 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D. 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3】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A. 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B.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C. 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D. 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答案】【1】 A 【2】 C 【3】 D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出现频次依次为长沙8,北京8-10,广州为6,贵阳小于4,据此,近 500 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北京、长沙、广州、贵阳,选A。【2】根据图示材料可知,图示西部地区降水少,但也有涝灾;东部地区涝灾南多北少;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东北地区降水少,但涝灾并不少,尤其是辽宁省涝灾频次较高。据此分析选C。【3】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这些都是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具体措施,由于江汉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多且分散,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是不现实不经济的做法,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据此分析选D。
地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