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左图中(    )

    A . 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 . 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 . 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 .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 (2) 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 . 1月,丙地 B . 5月,乙地 C . 11月,丁地 D . 12月,甲地
下列关于GIS在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 . 通过对有关信息的分析、加工,建立能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 B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还可以对区域内自然资源和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条件,以及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更精确的分析、评价。 C . 在利用RS、GPS等提供的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GIS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的检测及评估预测 D . 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推广。
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速、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白沟箱包业快速发展,2007年被投予“中国箱包之都”称号。但2010年后,其国内市场蒌缩,出口也受到抑制。为促进区域发展,白沟采取了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等措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白沟发展成为“中国箱包之都”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 . 原料丰富 B . 劳动力充足 C . 协作条件好 D . 位置优越
  2. (2) 导致白沟2010年后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职工减少 B . 成本增加 C . 交通拥堵 D . 关税提高
  3. (3) 白沟承接大红门服装商户对北京的影响是(     )
    A . 缓解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 B . 常住外来人口中保定占比上升 C . 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 D . 明显减轻雾霾等恶劣天气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可分为自然海岸线和人工海岸线。海岸带包括海岸、海岸线以及近岸海域,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最显著的地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据统计:1940-2020年我国大陆自然海岸线由1.5万千米减少到0.6万千米,人工海岸线由0.3万千米增加到1.3万千米。

简析近80年来我国人工海岸线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影响。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注入太平洋。洞里萨湖(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湖里鱼种繁多,盛产300多种淡水鱼。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 贵州省 B . 云南省 C . 青海省 D . 西藏自治区
  2. (2)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定期逆向改流的河流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洞里萨湖水量大,增加了湄公河下游的防洪压力 B . 洞里萨河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洞里萨河雨季由西北流向东南 D . 洞里萨河旱季由西北流向东南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1. (1) 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B . 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 C .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D . 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
  2. (2) 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B . 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C . 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D . 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3. (3)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天气形势图。R地天气将经历(     )

A . 阴转晴  升温 B . 大风 气压降低 C . 大风  雨雪 D . 晴朗  降温

2016年3月,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如图为湄公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此次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主要原因是(  )

    A . 厄尔尼诺的影响,气候异常 B .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C . 夏季风来的晚,降水量较少 D . 流域上游来水量较往年偏少
  2. (2) 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三角洲影响最大是(  )

    A . 水产养殖业受损 B . 大面积稻田受灾 C . 城市用水量紧张 D . 海水入侵水质变差
  3. (3) 中国政府向下游流域国家提供的“巨大帮助”是(  )

    A . 资金援助 B . 粮食援助 C . 出口淡水 D . 开闸放水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示a、b两地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2. (2)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 主要的原因是(    )
    A . 气候条件变化 B . 农业科技发展 C . 交通条件改善 D . 市场需求变化
  3. (3)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
  4. (4) 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5. (5) 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3倍,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这说明日本的人口容量较大,以下是其原因的是(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达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消费水平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食品消费是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食品消费及其带动的能源消费对全球碳排放有着显著的影响。读《食品消费周期图》《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表(单位:kg),完成1112题。


年份

1978

1985

1995

2006

直接

碳排放

城镇居民

62.53

61.92

53.15

52.44

农村居民

88.31

94.76

97.69

82.84

间接

碳排放

城镇居民

394.77

480.10

473.69

524.09

农村居民

236.59

277.20

262.93

277.25

总量

城镇居民

457.30

542.02

526.84

576.52

农村居民

324.90

371.95

360.62

360.09

112006年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  )

A.直接碳排放都有所减少

B.间接碳排放都成倍增长

C.碳排放总量都在减少

D.碳排放总量的差距在缩小

12.为减少碳排放,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低碳生活方式,食品消费过程中应提倡消费(  )

A.简包装食品  B.深加工食品

C.反季节蔬菜  D.国外进口食品

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

  表: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广东

19.03%

北京

6.72%

浙江

13.81%

江西

5.22%

上海

10.82%

湖南

4.10%

江苏

8.96%

福建

2.99%

山东

8.21%

其他

20.14%

  

(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6)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简述其成因。(4)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a属于

___________国家。b属于_________国家。目前,人口从_____________国迁移到

___________国。(8)

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              B.西              C.                D.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1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16.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M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444千米     B3333千米

C2222千米              D1823千米

32.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1011题。

      

10.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

A.受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11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下图为我国两种资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设计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科技水平   B.消费市场   C.工资水平  D.国家政策

21、两种资调入区的共同环境问题是 (  )

 A.资短缺、土地荒漠化  B.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环境污染、资短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


(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
(2)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萎缩,分析该预测成立的条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