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下图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可分为自然海岸线和人工海岸线。海岸带包括海岸、海岸线以及近岸海域,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最显著的地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据统计:1940-2020年我国大陆自然海岸线由1.5万千米减少到0.6万千米,人工海岸线由0.3万千米增加到1.3万千米。
简析近80年来我国人工海岸线快速增长可能带来的影响。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天气形势图。R地天气将经历( )
2016年3月,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如图为湄公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 |
|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达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消费水平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食品消费是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食品消费及其带动的能源消费对全球碳排放有着显著的影响。读“《食品消费周期图》”和“《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表(单位:kg)》”,完成11~12题。
年份 | 1978 | 1985 | 1995 | 2006 | |
直接 碳排放 | 城镇居民 | 62.53 | 61.92 | 53.15 | 52.44 |
农村居民 | 88.31 | 94.76 | 97.69 | 82.84 | |
间接 碳排放 | 城镇居民 | 394.77 | 480.10 | 473.69 | 524.09 |
农村居民 | 236.59 | 277.20 | 262.93 | 277.25 | |
总量 | 城镇居民 | 457.30 | 542.02 | 526.84 | 576.52 |
农村居民 | 324.90 | 371.95 | 360.62 | 360.09 |
11.2006年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 )
A.直接碳排放都有所减少
B.间接碳排放都成倍增长
C.碳排放总量都在减少
D.碳排放总量的差距在缩小
12.为减少碳排放,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低碳生活方式,食品消费过程中应提倡消费( )
A.简包装食品 B.深加工食品
C.反季节蔬菜 D.国外进口食品
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
表: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
客源地 | 游客比例 | 客源地 | 游客比例 | |
广东 | 19.03% | 北京 | 6.72% | |
浙江 | 13.81% | 江西 | 5.22% | |
上海 | 10.82% | 湖南 | 4.10% | |
江苏 | 8.96% | 福建 | 2.99% | |
山东 | 8.21% | 其他 | 20.14% |
(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
(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简述其成因。(4分)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a属于
___________国家。b属于_________国家。目前,人口从_____________国迁移到
___________国。(8分)
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北
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16.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31)~(32)题。
3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444千米 B.3333千米
C.2222千米 D.1823千米
3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读卡塔尔位置图,回答10~11题。
10.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主要原因是( )
A.受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影响,空气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11.20世纪90年代中期,卡塔尔人口约为54万,而现在的人口近80万,十几年间增加的人口约为90年代人口的一半。造成卡塔尔人口短期内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B.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提高 D.城市化发展迅速
下图为“我国两种资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设计①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科技水平 B.消费市场 C.工资水平 D.国家政策
21、两种资调入区的共同环境问题是 ( )
A.资短缺、土地荒漠化 B.环境污染、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环境污染、资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