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mAmB32,它们原来静止在粗糙的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弹簧两头不拴接),AB与平板车C的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AB均不会从平板车上掉下,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则有(   

A.AB系统动量守恒        B.ABC系统动量守恒

C.开始时小车会向左运动   D.最后小车将静止

 “太空粒子探测器是由加速、偏转和收集三部分组成,其原理可简化如下:如图1所示,辐射状的加速电场区域边界为两个同心平行半圆弧面,圆心为O,外圆弧面AB的半径为L,电势为φ1,内圆弧面CD的半径为,电势为φ2。足够长的收集板MN平行边界ACDBOMN板的距离OP=L。假设太空中漂浮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能均匀地吸附到AB圆弧面上,并被加速电场从静止开始加速,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其它星球对粒子引力的影响。求:

1粒子到达O点时速度的大小;

2如图2所示,在边界ACDB和收集板MN之间加一个半圆形匀强磁场,圆心为O,半径为L,方向垂直纸面向内,则发现从AB圆弧面收集到的粒子经O点进入磁场后有2/3能打到MN板上(不考虑过边界ACDB的粒子再次返回),求所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同上问,从AB圆弧面收集到的粒子经O点进入磁场后均不能到达收集板MN,求磁感应强度所满足的条件。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场区内的一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可判断该带电质点(   

A.带有电荷量为的负电荷         B.沿圆周逆时针运动       

C.运动的角速度为               D.运动的速率为

31.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如图所示,竖直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 一带电微粒(仅受重力和电场力)沿图中直线从AB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粒可能带正电                                 B.微粒机械能减小

  C.微粒电势能减小                                D.微粒动能减小

一位质量为60 kg 的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到距离地面125 m高处时立即打开降落伞,在减速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受到伞绳的拉力恒为1 458 N,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 m/s,重力加速度 g 10 m/s2,在不考虑风力和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情况下,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运动员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如图所示,是用某种玻璃制成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圆柱体光学器件,它的折射率为,横截面半径为R,现用一束细光线与圆柱体的轴线成入射角射入圆柱体,不考虑光线在圆柱体内的反射,真空中光速为c.

1)作出光线穿过圆柱体并射出的光路图;

2)求出该光线从圆柱体中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的角度;

3)计算光线在圆柱体中的传播时间.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恒力作用时,物体运动为(  )

A.继续做直线运动

B.一定做曲线运动

C.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D.运动的形式不能确定

某同学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先取下滤光片,打开光源,调节单缝、双缝使它们互相平行、竖直,单缝中心与光源等高并位于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边调节边观察,直至看到干涉条纹最清晰,这时条纹的特征是:中央为一条 白 色亮条纹,其余各级亮条纹都是带彩色的.

2)测量单色光波长时,在单缝前面加上相应的滤光片,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条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1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为x1,再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为x2,如果实验所用双缝之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所用的可见光波长λ=590nm,那么x2x1= 8.85 mm

如图所示为测一块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半球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它的直径AB,移走玻璃砖,并用刻度尺找出中点O,记下此点(即圆心);

B.在圆弧侧的白纸上,作过O点且垂直直径AB的直线CO,放上玻璃砖,在CO上插两颗大头针P1P2(距离适当远些);                  

C.使玻璃砖以O为轴在白纸上缓慢地转动,同时眼睛向着AB透过玻璃砖观察P1P2的像,当恰好看不到P1P2的像时停止转动玻璃砖,记下此时的直径的位置;

D.量出的夹角θ

1)实验是用_______  现象进行的;(2)计算公式:n=________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滑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

    C.物块被弹簧反弹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块被弹簧反弹后,能回到槽高h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电阻为R1、粗细均匀的光滑半圆形金属环,在MN处与距离为2r、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ENF相接,EF之间接有电阻R2,已知R112RR24R。在MN上方及CD下方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III,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现有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从半圆环的最高点A处由静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保持水平,与半圆形金属环及轨道接触良好,设平行导轨足够长。已知导体棒下落r/2时的速度大小为v1,下落到MN处时的速度大小为v2

1)求导体棒abA处下落r/2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导体棒ab进入磁场II后棒中电流大小始终不变,求磁场III这间的距离hR2上的电功率P2

3)若将磁场IICD边界略微下移,导体棒ab进入磁场II时的速度大小为v3,要使其在外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求所加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一列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其传播速度为80m/s,波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这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

A800m10Hz

B8m10Hz

C8m1Hz

D4m20Hz

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正碰,碰后AB的速率分别是,则AB两球的质量比可能是(      

A1∶2           B1∶3          C2∶3         D2∶5

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从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v0>,则两物体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       B.v0=,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

C. <v0<,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  

D.v0 < ,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已知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再经过2.2sP2m0)点第3次出现波峰.求:                                                                                                                                       

1)波速v为多少?                                                                                                      

2)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试写出坐标为x=1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3)从图示时刻开始图中QM两点再次出现波峰时间差是多少?                                    

                                                                                  

                                                                                                                                       

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平行于AC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在AC边发生反射后从BC边的M点射出,若三棱镜的折射率,

1)求光线在M点射出时的折射角.

(2)在三棱镜的AC边是否有光线逸出,写出分析过程。(不考虑多次反射)

  

关于能量耗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减少了

B.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守恒定律具有一不定期的局限性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

D.能量不可能耗散,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宏观过程可以有任意的方向性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7.0×104J,气体内能减少1.3×105J,则此过程  (    )

A、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2.0×105J           B、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5J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4 J           D、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6.0×104J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振动也立即停止

B. 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 波动的过程是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D. 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振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E. 波的传播速度与振源的振动速度相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