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比掉在泥土上易碎,是因为掉在水泥地上时,杯子(  )

A.受到的冲量大    B.受到的作用力大

C.动量的变化量大      D.动量大

如图14甲所示,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B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对应图乙中的OPNMPN,已知A物体的质量mA=0.1kg,求:

1)碰撞前后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

2B物体的质量mB

3AB物体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如图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某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倾角为30°的钢索上运动,在下滑过程中轻绳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人在做匀加速运动        B.该人处在失重状态

C.钢索对轻环无摩擦力        D.钢索对轻环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

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1)若波向右传播,此时刚好传到B点,再经过0.6s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求:

该波的速度v和周期T

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的过程中,x=0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s

2)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0m/s,且波形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0.85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如图所示,装有水银的细U形管与巨大的密封气罐A相连,导热性能均良好,左封闭有一段空气柱,气温为-23时,空气柱长为62cm,右端水银面比左端低40cm.当气温升到27时,U形管两边高度差增加了4cm,则气罐内气体在-23时的压强为是多少cmHg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初始时静置于a点。一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o点,右端与滑块相连。直杆上还有bcd三点,且bo在同一水平线上,ob=loaocob夹角均为37°odob夹角为53°.现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在小滑块从a下滑到d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in37°=0.6

A.滑块在b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g

B.a下滑到c点的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守恒

C.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

D.滑块在d处的机械能小于在a处的机械能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长为L的绳一端系于O,另一端系一质量为3m的小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水平射入小球并留在其内,小球恰好能过最高处(O点上方L),求子弹的初速度为v0.

 


如图所示,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球面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二点。如果是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点的电势与Q点的电势相等

B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P点释放静止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D带正电的微粒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A64m             B32m       

   C8m              D4m

图中回路竖直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回路平面向外,导体AC可以贴着光滑竖直长导轨下滑.设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为R,当导体AC从静止开始下落后,下面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

A、导体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导体加速下落过程中,导体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C、导体加速下落过程中,导体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导体增加的动能和回路中增加的内能

D、导体达到稳定速度后的下落过程中,导体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回路中增加的内能

 

如图3所示,在O点悬一根细长直杆,杆上穿着一个弹性小球A,用长为l的细线系着另一个小球B,上端也固定在O点,将B拉开,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小角度,将A停在距O处,同时释放,若B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与A正好相(g10 m/s2π210),则(  )

AA球与细杆之间不应有摩擦力

BA球的加速度必须等于4 m/s2

CA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的0.6

DA球受的摩擦力等于其重力的0.4                   

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灯泡L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7°,相距d0.5 mab间接一个电阻为R1.5 Ω.在导轨上cd两点处放一根质量m0.05 kg的金属棒,bcL1 m,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金属棒与导轨接触点间电阻r0.5 Ω 金属棒被两个垂直于导轨的木桩顶住而不会下滑,如图甲所示.在金属导轨区域加一个垂直导轨斜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01.0 s内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t0时刻,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

(3)在磁场变化的全过程中,若金属棒始终没有离开木桩而上升,则图乙中t0的最大值;

(4)通过计算在图中画出0t0max内金属棒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一定有电场力作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线一定有磁场力作用

B.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所在处的电场方向相同,一小段通电导线受磁场力的方向与所在处的磁场方向相同

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的不同位置,受安培力大的地方,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大

D.磁通密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其单位是特斯拉

图中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b)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2)通过测量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如果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激光的波长λ          .

该同学测得L1.0000 m、缝间距a0.220 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b)所示.(图中黑点表示点的中心)

(b)图中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_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将________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 n23 1L1L2为两只相同的灯泡,RLDC分别为定值电阻、理想线圈、理想二极管和电容器,其中C10μF。当原线圈两端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1一定比L2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12 V

    C.因电容器所在支路处于断路状态,故无电流通过二极管

    D.二极管D两端反向电压最大值是12V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