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如图所示,在A点放有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B点放有电量为-2Q的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MN两点,且AM=BN,比较MN两点的场强和电势高低,则(     

    AEM >EN    φM >φN         BEM >EN   φM <φN

    CEM <EN   φM <φN            DEM <EN    φM >φN   

如图是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装置图,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如图连接,在开关闭合、线圈A放在线圈B中的情况下,某同学发现当他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左加速滑动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以判断         

A线圈A向上移动或滑动变阻器滑动端P向右加速滑动,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B线圈A中铁芯向上拔出或断开开关,都能引起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

C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匀速向左或匀速向右滑动,都能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

D因为线圈A、线圈B的绕线方向未知,故无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

如图所示,ABC为等腰棱镜,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垂直AB边射入棱镜,两束光在AB面上的入射点到OC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 a光光速大于b光光速

B.在真空中,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Ca光通过棱镜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棱镜的时间

D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则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当某物体的内能增加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

A.红光以的入射角入射                                B.红光以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的入射角入射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其中( 

A.频率最大的是B

B.波长最长的是C

C.频率最大的是A

D.波长最长的是B

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

(1)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

(2)已知被测金属丝的电阻约为,实验所用电池组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电流表内阻约为,电压表内阻约为,请你根据电路图在图中进行实物连线______

(3)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为R,则金属丝电阻率__________

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R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比值不变

D.把金属丝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率会突然变为零

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的是

A.金属块经过锻打能改变它原的形状而不断裂

B.拉断一根钢绳需要用一定的外力

C.食盐能溶于水而石蜡却不溶于水

D.液体一般很难压缩

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10sin4πt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交变电流的频率是4πHz

    B  t=0时线圈平面跟中性面垂直

    C  t=se有最大值

    D  交变电流的周期是0.5s

                                                                                                                                    

下图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像.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5Hz,此时x=0.5m处的质点正向轴正方向振动,可以推知:这列波正在沿     ▲     (”)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    ▲   m/s,该质点1s内通过的路程为    ▲     m

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O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是一个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判断( 

A时刻电感线圈两端电压最大

B时刻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零

C时刻电路中只有电场能

D时刻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

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  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C  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大于引力

    D  两分子间的距离等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

                                                                                                                             

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向心力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为零

C、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如下图所示,有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25×104 N/C,一根长L1.5 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固定在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4.5×106 C;另一带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6 C,质量m1.0×102 kg.现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与M端的距离r为多大?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C
. 用三棱
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D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薄铝板将同一匀强磁场分成两个区域,高速带电粒子能穿过铝板一次,在两个区域运动的轨迹如图,半径R1R2,假定穿过铝板前后粒子电量和质量保持不变,则该粒子(  )

 

A

P点射出,从区域穿过铝板运动到区域

 

B

Q点射出,从区域穿过铝板运动到区域

 

C

区域的运动速度相同

 

D

区域的运动时间相同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如图所示,材料不同,但是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速度是6m/sB球的速度是﹣2m/s,不久AB两球发生了对心碰撞.对于该碰撞之后的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很多种猜测,下面的哪一种猜测结果一定无法实现(  )

 

A

vA=2m/svB=6m/s

B

vA=2m/svB=2m/s

 

C

vA=1m/svB=3m/s

D

vA=3m/svB=7m/s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