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如图,电荷量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已知在PQ连线至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则

Aq1=2q2                   Bq1=4q2                   Cq1=-2q2                  Dq1=-4q2

 关于光在竖直的肥皂液薄膜上产生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薄膜前后两个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B. 若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相互平行,说明肥皂膜的厚度是均匀的

C. 用紫色光照射薄膜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照射时的间距小

D. 薄膜上的干涉条纹基本上是竖直的

 西电东送工程中为了减少输电损耗,必须提高输电电压.从西部某水电站向华东某地输送电的功率为106kW,输电电压为103kV,输电线电阻为100Ω.若改用超导材料制作的输电线,则可以减小输电损耗的功率为(                                                                                                                                                 

    A 105kW                 B 104kW        C   103kW    D 102kW

                                                                                                                                       

如图(a)所示,斜面倾角为37°,一宽为l=0.43m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磁场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一正方形金属线框,线框沿斜面下滑,下边与磁场边界保持平行.取斜面底边重力势能为零,从线框开始运动到恰好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E和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均为直线段.已知线框的质量为m=0.1kg,电阻为R=0.06Ω,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                     

1)金属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到恰完全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                             

3)金属线框穿越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最大电功率.                      

                               

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B.两球在t2s时相遇

C.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D.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OMON为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OO为过截面圆心且垂直于MN的直线,两条可见单色 光线a、b距00'的距离为d,从空气中垂直MN射入玻璃砖中,在半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a光的频率比b光的频率小
B. 
由图可知在玻璃砖中a光的波长比光的大
C.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相同条件下,a光条纹间距比b光大
D. 
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相同条件下,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abcd为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则图乙是下面哪个质点经过个周期后的振动图象(  )

Aa处质点                  Bb处质点

Cc处质点                  Dd处质点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如实图16所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图16

线段

OA

OB

OC

OD

OE

OF

数据/cm

0.54

1.53

2.92

4.76

7.00

9.40

①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各点速度

vA

vB

vC

vD

vE

数据/(×102m/s)

7.70

12.0

16.2

20.4

表中E点的速度应该为________m/s.

②试根据表格中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右上方所给的坐标中,作出vt图象,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取两位有效数字)

示波管原理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压为UPK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进入电压为UAB的偏转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要使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O到荧光屏中心O的距离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只增大UPK                       B.只增大UAB

C.增大UPK同时减小UAB        D.将电子换成比荷(q/m)较大的带电粒子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木板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两段轻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P P与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P与物块Q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3μmg

B4μmg

C5μmg

D6μmg

 

 

图是一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电压图象.从图象可知电压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为()

    A             20V0.01 s         B 20V0.01 s  C 20V0.02 s  D 20V0.02 s

如图所示,两个星球A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均为T,星球AB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求两星球的总质量

如图所示,在倾角的固定斜面上,质量的小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斜面足够长,取g=10m/s2.

1)求小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求在拉力的作用下小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

3)若拉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小物块整个过程中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9m,求拉力作用的时间.

质量为20g 的小球A3m/s的速度向东运动,某时刻和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小球B迎面相碰,B球质量为50g,碰前的速度为2m/s,方向向西,碰撞后A球以1m/s的速度向西返回,求碰撞后B球的速度。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和传统观念,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由理想斜面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19世纪以前,对相隔一定距离的电荷或磁体间的作用不少人持超距作用的观点,在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电场或磁场的观点。

C.人们从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引力的相似性中提出平方反比的猜想,这一科学问题是由法国科学家库仑通过库仑扭秤实验完成的

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推动了电磁现象的研究。

E.牛顿通过著名的月地检验,突破天地之间的束缚,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成为科学史上最伟大定律之一。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Q点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Q点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大

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r1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

B 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C 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 r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如图所示,质量为的三角形滑块置于水平光滑的地面上,斜面亦光滑,当质量为的滑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组成的系统( 

A.由于不受摩擦力,系统动量守恒

B.由于地面对系统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于系统所受重力大小,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C.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作用有水平方向分力,故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也不守恒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三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可见,一方面,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  ▲  (选填增加减少),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  ▲  (选填较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两个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为100Hz,乙的固有频率为400Hz,若它们均在频率为300Hz的相同的驱动力作用下振动,则

A.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100Hz

B.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300Hz

C.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300Hz

D.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是400Hz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