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内电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R1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D.R2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F拉质量1kg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在1位置以速度v0=3m/s进入匀强磁场时开始计时t=0,此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1V,在t=3s时刻线框到达2位置开始离开匀强磁场。此过程中v-t图象如图(b)所示,那么( )
A.t=0时,线框右侧的边两端MN间电压为0.25V
B.恒力F的大小为0.5N
C.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为2m/s
D.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为1m/s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与圆形导体环平面垂直,导体ef与环接触良好,当ef向右匀速运动时( )
A. 圆环中磁通量不变,环上无感应电流产生
B. 整个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C. 整个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D. 环的右侧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环的左侧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按规范先后插入、
、
、
四枚大头针后,移开玻璃砖作出分析图.用圆规以
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分别交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于A点和B点,量出这两点到
轴的距离分别为
、
,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
②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的正弦值.
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
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速度最大
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时速度最大
如图所示,宽为40cm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1T。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cm/s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取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t=0,在下列图线中,能正确反映b、c两点间的电势差随时间变化规律的( )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 质点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 质点每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不一定相同,速度也不一定相同
D. 质点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备有下列器材:A.长木板;B.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C.细绳、小车、砝码;D.装有细沙的小桶;E.薄木板;F.毫米刻度尺;
还缺少的一件器材是__★__.
(2)该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A、B、C、D、E、F、G是纸带上7个计数点,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 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所示,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 ★ 正确(填是、否)
(4)如果这位同学先进行(3)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小车的拉力F,得到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a—F图线是下图中的 ★ (填选项代号的字母).
如图所示,倾斜角θ=30°的光滑倾斜导体轨道(足够长)与光滑水平导体轨道连接.轨道宽度均为L=1m,电阻忽略不计.匀强磁场I仅分布在水平轨道平面所在区域,方向水平向右,大小B1=1T;匀强磁场II仅分布在倾斜轨道平面所在区域
,方向垂直于倾斜轨道平面向下,大小B2=1T.现将两质量均为m=0.2kg,电阻均为R=0.5Ω的相同导体棒ab和cd,垂直于轨道分别置于水平轨道上和倾斜轨道上,并同时由静止释放.取g=10m/s2.
(1)求导体棒cd沿斜轨道下滑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若已知从开始运动到cd棒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ab棒产生的焦耳热Q=0.45J,求该过程中
通过cd棒横截面的电荷量;
(3)已知cd棒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10m,磁场II区磁感应强度B2方向垂直于倾斜轨道平面向下,大小B2=1T,为了使cd棒在倾斜轨道上下滑的过程中无感应电流,则磁场B2 大小应怎样随时间变化(求出B2 与t的关系式).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 3∶1,当导体棒向右匀速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A1的读数是15mA,则副线圈中电流表A2的读数应该为
A.5 mA
B.0
C.45mA
D.与R阻值有关
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和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m
D.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m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
| A. | 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
| B. |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
| C. | 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
| D. | 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
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求:
(1)求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8W,求该速度的大小;
(3)在上问中,若R=2Ω,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
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初始时气体体积为3.0×10-3m3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00K和1.0×105Pa。气体加热后缓慢推动活塞,又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20K和1.0×105Pa,求:
①温度为320K时气体的体积。
②保持温度为320K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8.0×104Pa,再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作为北京奥运会主场馆之一的国家体育馆“鸟巢”拥有9.1万个座位,其扇型屋面和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还隐藏着一座年发电量约为98550kW·h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供给体育馆内的照明灯等使用。假如该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为1×105W。
(1)按平均每天太阳照射6h计,该发电系统一年(365天计)能输出多少电能?
(2)假若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为250V,现准备向远处输电。所用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线=8Ω,要求输电时在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不超过输送电功率的5%。求应选用匝数比多大的升压变压器。
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C.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能到达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D.人在下落到c点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铝球以一定的初速度通过有界匀强磁场,则从球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穿出磁场过程中(磁场宽度大于金属球的直径),小球( )
A.整个过程都做匀速运动
B.进入磁场过程中球做减速运动,穿出过程中球做加速运动
C.整个过程都做匀减速运动
D.穿出时的速度一定小于初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