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科技成就 知识点题库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直接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是 (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活字印刷术 D . 指南针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苦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A . 活字印刷术效率高 B . 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 . 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D . 雕版印刷术麻烦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 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 . 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 . 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 . 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 . 儒学得到了广泛传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下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

A . 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 . 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 C . 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

A .         造纸术的革新 B . 雕版印刷的普及 C . 活字印刷的推广 D . 科举取士的需要
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科技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二:16一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萨维里天文学

1663年

剑桥大学卢卡西

数学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

  1. (1) 概述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的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从14世纪到21世纪,世界科技中心经过哪些变化最终到达美国的?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表格,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与文明发展】

材料一:……这一项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科技与文化艺术】

材料二:某一美术流派的艺术家们“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定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科技与宗教神学】

材料三: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正如霍登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

——张秉伦、汪子春《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材料四: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美】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

  1. (1) 材料一中“这一项发明”是指什么?简要说明这一发明与“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舞台”之间的历史关联。
  2. (2) 材料所指的是哪一美术流派?它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四,说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
A . 地理研究 B . 天文观测 C . 航海 D . 迷信活动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只有少数学者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的提法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选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这反映了当时(    )
A . 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B . 提升中华民族信心的需要 C . 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深入 D . 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源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召开,为东西方交流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下列项中错误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是(   )
A . 汉代的丝织品远销欧洲成为奢侈品 B . 明代的茶叶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C . 宋元后瓷器开始成为外销重要商品 D . 中国印刷术经阿拉伯传到西方
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此“妖术”(   )
A . 在唐朝初年的中国已有应用 B .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C . 为地理大发现提供技术支持 D . 经海路外传至阿拉伯及欧洲
以下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   )

①印刷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清明上河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竺可桢说:“自来我国学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11世纪)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更少”。11世纪“潜心研究科学,为中国学术增光”的科学家是(   )
A . 葛洪 B . 宋应星 C . 沈括 D . 王祯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以“三家分晋”为开篇,先是陈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接着司马光又评论:“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司马光如此记史意在(    )
A . 肯定周威烈王的做法用以资政 B . 批判三家分晋开始动摇了分封制 C . 表达维护传统秩序的政治立场 D . 表明他摒弃个人好恶的治史态度
《周髀算经》、《水经注》、《黄帝内经》、《甘石星经》等中国古代科技往往以“经”命名,而且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出古代科技的特征之一是(    )
A . 儒学化 B . 理论化 C . 佛教化 D . 思辨化
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四大发明(   )
A . 是民族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 .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 . 领先西方时间长,中华民族骄傲 D . 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海外贸易的变化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19世纪前期中国皇帝认为“富足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赐恩的标志及使其感恩戴德的手段”。(清朝)广州贸易的特征,是朝廷授权“十三家”称为行的商号,作为惟一的对外贸易代理人。

——选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浙江的明州是宋元时期主要外贸港口之一,请写出它在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对应标号。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促使南宋海外贸易发展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具体措施。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与南宋相比,清代前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简述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另一位史学家柳诒徵也说:“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下列属于宋朝文化成就的是(   )

①儒学发展成更为完整的儒家理论体系 

②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能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

③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新诗体出现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

⑤总结整个古代农业成就的农业著述出现

⑥绘画中山水画突出,更加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A . ①③④⑥ B . ②③⑤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