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科技成就 知识点题库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 .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新技术 D .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 . 地动仪 B . 造纸术 C . 雕版印刷术 D . 罗盘针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

A . 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 .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 .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 . 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宋代苏颂受皇命研制新浑天仪,召集翰林院天文院、太史局等各研究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调用在政府内任职的数学、军械、机械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组建元佑浑天仪象所,历时三年研制成功,铸铜水运仪象台。这反映了宋朝(    )

A . 国家力量推动科研项目实施 B . 发展科技服务于农牧业生产 C . 科研机构设置日渐完备 D . 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以后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的是(    )
A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 . 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D . 造纸术的传播推广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
A .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教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 . 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C . 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D . 以人伦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宋朝又被称为“天水一朝”。学者陈寅恪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

①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②各具风格的瓷窑质量闻名天下

③词的发展开始走向辉煌

④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有人说:如果古代有诺贝尔奖,那么得主都会是中国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封建政府的高度重视 B . 古代中国人比其他民族人更聪明 C . 古代中国没有外来侵略 D . 封建经济的发达
五代时,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如在四川成都、后蜀雕印的增广的《唐本草》(《蜀本草》技术水平也很高。开封、杭州、成都、建康、福州等都发展成重要的出版中心。这表明(    )
A . 五代时期文化的繁荣 B . 中国印刷术长期领先世界 C . 雕版印刷术日趋成熟 D . 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 . 中国象棋起源于唐代 B . 宋代发明了火药 C . 宋代火药已用于战争 D . 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属于宋代科技发展表现的是(    )
A .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 . 印刷术取得进步 C . 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D . 蔡伦改进造纸术
《梦溪笔谈》中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下列对此技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唐代己运用此项技术印制佛经 B . 由宋代平民在实践中创造发明 C . 在四大发明中其影响最为久远 D . 经海路由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方
宋代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出口之处安装有“十二水宿”闸门。该闸门设计十分巧妙,江水低于闸门时,凭借高度差,用城中排出的积污水冲开闸门,排入江中。若闸门低于江水,则江水的压力迫使闸门封闭,江水不会倒灌。由此可知(  )
A . 工艺设计贯穿理学思想 B . 技术水平彰显工匠精神 C . 古代科技重视理论总结 D . 设计思想体现天人感应
据《五代会要》载,后唐政府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抄写注出,仔细看读,然后雇召能雕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这一记载说明 (     )
A . 民众不再使用手抄经书 B . 雕版印刷用于官方刻书 C . 政府推动印刷技术革新 D . 活字印刷推动文化发属
王意如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中写道: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急需提高军民士气的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 . “四大发明”这一概念的提法来自于西方的学者 B . 李约瑟在“四大发明”的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C . 搞“四大发明”的研究是为了提高军民的士气 D . “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在防控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等手段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这充分显示出中医中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医药学成就的是(        )
A . 《九章算术》 B . 《石氏星表》 C . 《农政全书》 D . 《本草纲目》
据宋代《文房四谱•纸谱》记载:“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浙人以麦茎稻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藁、油藤为之者尤佳。”这反映出(  )
A . 宋代造纸技术日臻完善 B . 格物观推动造纸业发展 C . 各地纸张颇具地域特色 D . 造纸业在当时地位凸显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    )

A . 元代社会政治环境宽松 B . 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C . 科学家执着的探究精神 D . 社会需要推动技术革命
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石炭》一诗,诗中序言曰:“彭城(徐州)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由此可见,北宋时(   )
A . 北方居民普遍以煤作为燃料 B . 北宋开始用煤炭做燃料治铁 C . 彭城成为当时的冶铁业中心 D . 燃料的改进提高了冶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