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科技成就 知识点题库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 图书成为商品 B . 科举制度完善 C . 造纸术有突破 D . 印刷术的发展
四位同学在合作探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过程中,各自选定了一个子课题;你认为下列哪些子课题较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拓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
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

A . 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 . 造纸术的发明 C . 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 . 印刷术的进步
史学家陈寅恪称:“华夏文明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反映宋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理学的形成
③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④书法艺术个性化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人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

A . 李时珍、毕昇 B . 毕昇、蔡伦 C . 蔡伦、郭守敬 D . 李时珍、郭守敬
中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 . 造纸技术 B . 文字的发明 C . 活字印刷 D . 装订书籍
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
A . 汉朝 B . 唐宋 C . 元朝 D . 明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文化的发展中,出版印刷事业被誉为“文明之母“,反映着社会的变迁;在文化的交流中,翻译书籍会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材料一:(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谷登堡的印刷术一经发明,立即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开来,20年间就传遍了欧洲。l5世纪末,欧洲大约有3万种,2000多万册书籍被印刷发行,印刷种类也从宗教文件扩大到自然科学、哲学、文学和教科书,广泛地传播了新的信息和长期被垄断的知识……1474年,距(欧洲)活字印刷术发明仅30年,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活字印刷版就发行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在他生前就有了活字印刷版,他是抚摸着他的著作的印刷本去世的……印刷机的出现,使“危险思想“的传播变得对统治阶级更加危险了。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看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思想是异端邪说,必须禁止其发表。

——饶立华《谷登堡的印刷术与大众传播》

材料三:随着罗马帝国的逐步解体及基督教的胜利,到公元500年,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在西欧变得极为稀少。11世纪后,基督徒的东征使阿拉伯文献随手可得。1125-1200年,西欧形成翻译的浪潮。意大利的热拉尔先后译出《天文学大成》及70部其它文献,特别是译出亚里士多德讨论科学方法的重要文献《分析后篇》。13世纪,与拜占庭关系密切的西西里成为希腊语译成拉丁语的中心,其中莫比克完成了亚里士多德及阿基米德几乎全部希腊文原稿的拉丁译本。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的辛勤劳动,没有亚里士多德包含关于整个宇宙详尽完备科学观点的物理、哲学著作,17世纪的科学革命就几乎不可能发生。

——摘编自【美】爱德华•格兰特《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思想》

材料四:明朝以八股取士,一般士子,除了永乐皇帝钦定的《性理大全》外,几乎一书不读。明末,罗马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先后来华,与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相往来,研究各种学问。先是明代循元“授时历“,错谬渐多。中外学者合译西方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完成历法改革之业。这个时期的各类译书不下百数十种,如《几何原本》、《坤舆万国全图》、《天主实义》等,为欧籍入华之始。要而言之,中、外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在这种新环境下,学界空气亦有变换,时人评之:“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世永利。“

——据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宋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洲印刷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西方相比中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翻译运动兴起的背景及中西翻译运动共同的历史价值。
英国汉学家卖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这段话说明我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
A . 对欧洲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B . 是欧洲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 C . 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 D . 传播到欧洲后才发挥了进步作用
南宋《梦粱录》中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一舟人命所系”的物件直接引发了( )
A . 地理大发现 B . 文化发展进程加速 C . 欧洲的社会转型 D . 欧洲的工业革命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 .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中心南移 B .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 . 文化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心 D . 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
A . 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 . 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 C . 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D . 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下列能为此提供佐证的科技成果是(   )
A . 《黄帝内经》 B . 《氾胜之书》 C . 《授时历》 D . 《本草纲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科技成就走在世界的前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称它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在数学、传统医学、传统天文学、法医学、传统农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政府推动出版了一系列的科技作品如《梦溪笔谈》、《圣济录》、《洗冤集录》、《统天历》、《农书》等。四大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用于军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罕见的篇幅来讨论朱熹的科学思想。

——摘编自刘芹《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以宋明为例》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为近代科技体制化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詹天佑等人倡导成立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岀版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留美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1915 年,中华医学会也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华医学》杂志。同时,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如丁文江创设的国立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设立的生物研究所等等。

——摘编自段治文《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民大飞机C919、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结合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作用。
  3.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发展科技的启示。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对此解释最全面的是(   )
A . 《金刚经》是我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B . 佛教被唐朝政府确立为官方宗教 C . 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佛教传播 D .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宋代科技成就中,使世界逐渐由分散孤立向紧密联系的重大发明是(   )
A . 地动仪 B . 造纸术 C . 雕版印刷术 D . 指南针
连线题

唐朝         贾思勰      《授时历》

西晋         郭守敬      《梦溪笔谈》

北朝         沈括        《千金方》

元朝         孙思邈      《齐民要术》

北宋         裴秀            《禹贡地域图》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印刷术的重大进步出现于(   )
A . 春秋 B . 秦代 C . 汉代 D . 宋代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是(   )
A . 造纸术 B . 火药 C . 印刷术 D . 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