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以下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胡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社会习俗方面:
会议名称 | 历史意义 | |
图一 | ① | ② |
图二 | 遵义会议 | ③ |
图三 | ④ | ⑤ |
材料一:如图是我校八年级一班历史老师给同学们推荐的两个旅游地点:
材料二: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学校组织共青团开展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冬季户外活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二:
材料一:博古把这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之于国民党力量的强大……白区反帝反蒋运动没有显著进步……各根据地配合不够密切……后方物资供应工作没有做好等客观原因。
……周恩来实事求是地指出这次“围剿”战争的失败是在军事指挥上确有问题。
——摘编自孟庆春:《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93—94页
材料二:目前国民党在贵州的防御力量薄弱,如果中央红军在贵州东北部的遵义地区能够站住脚,那么,向北偏西可以相机北进与力量更强大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向北偏东可以与红二、红六相互策应,遵义地区应该是一个能够让红军左右逢源的好地方。
——王树增《长征》,212—21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材料三:
会议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注:三人团;博古、李德和周恩来 |
材料一: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材料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
材料三:某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的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是劳而无功的。”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从无到有]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百年中国》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二: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从在野到执政]
材料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
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贏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
(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
材料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党不仅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而且在组织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于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一期间重工业增长速度很快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方案一:工业旅游
|
![]() |
鞍山钢铁公司 |
长春一汽制造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
方案二:“红色”旅游
|
|
|
A上海 |
B井冈山 |
C遵义 |
方案三:家乡旅游:小岗村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