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材料二: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 材料三:某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的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是劳而无功的。”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1) 材料一描述的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他们绘制的生活蓝图为什么不能实现?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3) 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哪次重要会议?根据材料回答,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不切合实际;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传播革命思想,建立革命团体。 遵义会议;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