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材料二: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亲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般巨舰,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同来的还有学者、僧侣、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二:乾隆帝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面对蜂拥而互的外国商船,宣布撤销沿海港口,仅留粤海一关口对外通商。
材料三:“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专理商要事宜。”
请回答:
材料一:英国社会变革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互通有无。”
材料一:清朝时期满人专政,长期以来他们害怕反清势力会借助于外国势力对自己统治构成威胁,因此清朝中期后只有广州作为通商口岸。清朝的这种政策,限制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
﹣﹣《晚清的贸易》
材料二:
材料三:1934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新政”一改以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