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宇宙航行 知识点题库

2016年12月22日,中国首颗碳卫星被成功发射到太空中,它将会在距地面700千米的轨道上,每16天对地球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而且还可为研究PM2.5等大气污染成因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其发射速度(   )

A . 等于7.9km/s B . 大于7.9km/s且小于11.2km/s C . 大于16.7km/s D . 大于11.2km/s且小于16.7km/s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含有同步卫星,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 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 .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是不变的 C . 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定的 D . 线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发射卫星具有的最小发射速度 B . 可以发射一颗运行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 C . 第一宇宙速度等于11.2km/s,它是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 D . 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落地,落地时速度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 (1) 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a;

  2. (2) 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3. (3) 人造卫星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T.

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b为同步卫星,c为一般卫星,d为极地卫星.设b、c﹑d三卫星距地心的距离均为r,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d线速度大小相等 B . a、b、c、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 . d可能在每天的同一时刻,出现在a物体上空 D . 若b卫星升到更高圆轨道上运动,则b仍可能与a物体相对静止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
A . 6小时 B . 12小时 C . 24小时 D . 36小时
如图,人造卫星M、N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N连线与M、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θ,则M、N的运动速度大小之比等于(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2,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绕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卫星在轨道3上的绕行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绕行的速率 B . 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 C .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D . 卫星在轨道2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 。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 . 月球的质量 C . 月球的自转周期 D . 月球的平均密度
2018年12月8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无人软着陆。通过多次调速让探月卫星从近地环绕轨道经地月转移轨道进入近月环绕轨道。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及半径之比分别为a、b,则关于近地卫星与近月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之比约为 B . 周期之比约为 C . 速度之比约为 D . 从近地轨道进入到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减速
2020年3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中的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卫星在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对该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一定经过辽阳的正上空 B . 若只已知地球半径、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自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C . 若只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 D . 若只已知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北斗问天,国之夙愿。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收官之星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7倍。与近地轨道卫星相比,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A . 周期大 B . 线速度大 C . 角速度大 D . 加速度大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嫦娥二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地球对“嫦娥二号”的引力作用,求:
  1. (1)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 (2) “嫦娥二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3. (3) 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已知月球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 : 80,月球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1 : 4,则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最接近(    )
A . 9 : 2 B . 2 : 9 C . 18 : 1 D . 1 : 18
在地面附近以不同的发射速度发射人造卫星,下列关于其运行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射速度为 时,物体只能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B . 发射速度为 时,物体可以在远离地球 的高空做匀速圆周运动 C . 发射速度为 时,物体可能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D . 发射速度为 时,物体可以围绕地球做椭圆运动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避免卫星相撞,应使它们在不同的高度轨道上运行 B . 卫星入轨后的速度小于7.9km/s C . 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定位于北京正上方 D . 不同国家发射的卫星只能运行在赤道上空某一恒定的高度上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组合体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已知空间站在离地面约为 的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在轨运行周期约为 B . 空间站在轨运行速度一定小于 C . 发射运载火箭的速度需要超过第二宇宙速度才能完成对接 D . 航天员乘坐的载人飞船需先进入空间站轨道,再加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
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的物体来说是(选填“静止”或“转动”)的,它离地面的高度一定为H=
天问一号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假设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前在贴近火星表面的轨道(可认为其轨道半径等于火星半径)上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火星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火星视为均匀球体,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 , 则(   )
A . 火星的密度 B . 火星的质量 C .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D . 火星的自转周期等于T
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a , 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v、v。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R<R , 由此可以判定(   )
A . a>a>a B . a>a>a C . v>v>v D . v>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