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阿司匹林口服时,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感冒的药物,也可用于抗风湿,促进痛风患者尿酸的排泄.近年来还发现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可防止血栓的生成;它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 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 【反应原理及部分装置】 【实验流程】 已知:①醋酸酐遇水分解生成醋酸. ②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均微溶于水,但其钠盐易溶于水,副产物为高分子化合物,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在85℃~90℃,最合适的加热方法  . (2)用图装置过滤比普通漏斗过滤的优点是  . (3)粗产品提纯: ①分批用少量饱和NaHCO3溶液溶解粗产品,目的是  ;判断该过程结束的现象是 . ②加浓盐酸、冷却后的操作是  、  、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③纯度检验:取少许产品加入盛有2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FeCl3溶液,溶液呈浅紫色,可能的原因是  . (4)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步骤(假定只含乙酰水杨酸和辅料,辅料不参与反应): Ⅰ.称取阿司匹林样品m g; Ⅱ.将样品研碎,溶于V1 mL a mol/LNaOH(过量)并加热,除去辅料等不溶物,将所得溶液移入锥形瓶; Ⅲ.向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用浓度为b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剩余的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已知 乙酰水杨酸与过量NaOH溶液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则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答案:【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专题】制备实验综合. 【分析】醋酸酐和水杨酸混合,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产生安全事故;摇匀后加热至85℃,然后冷却、过滤、水洗得到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从而除去杂质;然后用浓盐酸洗涤剩余的碳酸氢钠、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 (1)温度低于100℃时采用水浴加热; (2)用图装置过滤比普通漏斗过滤,其优点是过滤速度快、得到的产品较干燥; (3)①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钠易溶于水; ②加浓盐酸、冷却后的操作是过滤、洗涤;  ③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4)根据题意计算乙酰水杨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结合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可以得到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 【解答】解:醋酸酐和水杨酸混合,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浓硫酸,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产生安全事故;摇匀后加热至85℃,然后冷却、过滤、水洗得到粗产品,然后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从而除去杂质;然后用浓盐酸洗涤剩余的碳酸氢钠、将乙酰水杨酸钠转化为乙酰水杨酸,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 (1)温度低于100℃时采用水浴加热,该操作中温度小于100℃,所以需要水浴加热, 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2)用图装置过滤比普通漏斗过滤,其优点是过滤速度快、得到的产品较干燥, 故答案为:过滤速度快、得到的产品较干燥; (3)①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钠易溶于水,从而除去杂质,且便于分离;乙酰水杨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判断该过程结束的现象是没有气体(CO2)产生; 故答案为: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乙酰水杨酸钠,便于与杂质分离;没有气体(CO2)产生; ②加浓盐酸、冷却后的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从而得到较纯净、干燥的物质,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 ③酚羟基能和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加入氯化铁溶液后混合溶液呈紫色,说明产品中仍然可能含有水杨酸, 故答案为:产品中仍然可能含有水杨酸; (4)乙酰水杨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aV1×10﹣3﹣bV2×10﹣3,乙酰水杨酸的物质的量是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制备,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知道每一步可能发生的反应、基本操作方法,知道物质分离提纯方法与物质性质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化学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