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
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 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
C.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mgsinθcosθ
D. 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气温在 5 ℃以下易受冻害。我国西双版纳(下图) 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州森林覆盖率达 63.68%,有占全国 1/4 的动物和 1/6 的植物物种。 自 1953 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 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 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茶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 效益。

(1)分析西双版纳成为我国橡胶重点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
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郡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盐官令和盐官丞具体负责;在40个郡国设立了50处铁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
A. 政府加强干预操控经济
B. 盐铁行业发展迅速
C. 民间私营工商业的滞后
D. 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下面是某地连续11天复工复产指数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11天复工指数和复产指数均逐日增加;
B. 这11天期间,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
C. 第3天至第11天复工复产指数均超过80%;
D. 第9天至第11天复产指数增量大于复工指数的增量;
如图所示,在圆心为O、半径R=5cm的竖直圆形区域内,有一个方向垂直于圆形区域向外的匀强磁场,竖直平行放置的金属板连接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220V、内阻r=5

,定值电阻的阻值R1=16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Rmax=199

;两金属板上的小孔S1、S2与圆心O在垂直于极板的同一直线上,现有比荷

的带正电粒子由小孔S1进入电场加速后,从小孔S2射出,然后垂直进入磁场并从磁场中射出,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也不同,当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100V时,粒子从圆形区域的最低点竖直向下穿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在小孔S1处的初速度,取tan68.2°=2.5,求:
(1)U=100V时,粒子从小孔S2穿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回答下列问题:
(1)格登用紫外线照射非洲爪蟾未受精的卵细胞,然后将非洲爪蟾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其中,最终得到克隆爪蟾,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相比,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核移植前,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答出2项)去除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
(2)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_____________期才具有受精的能力;处于该时期的细胞进行核移植后得到的重构卵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激活,从而恢复分裂周期。
(3)根据病毒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病毒常在基因工程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工程上作为促融剂之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已知命题p:|x-1|≤1,命题q:

≥1,则¬p是¬q的
A.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下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细胞X、Y之间的传递过程,其中5羟色胺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为突触前膜,可以是神经细胞的轴突膜
B.图中蛋白M是5羟色胺的受体,同时也能协助K+大量进入细胞
C.5羟色胺和蛋白M结合后,可能会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D.5羟色胺降解酶活性增强,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
虽然家附近就有菜市场,很多人还是会在生鲜平台订购;因为懒得出去吃饭,外卖小哥成了“救星”。近年来,衣柜整理师、家宴厨师、上门理疗师……各种新兴职业层出不穷,而各种智能家居、奇思妙想的小产品也借助于网络平台大卖特卖。这类“懒人经济”的兴起
①细化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就业方式多样化
②增加了享受资料支出,助长了非理性消费
③形成了新消费热点,带动了相关行业发展
④提高了商品价格,抑制了消费总量的增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关于20世纪的文学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A.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电影艺术诞生
B.毕加索擅长抽象的绘画手法,是现代派艺术大师
C.古典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D.贝克特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浪漫主义戏剧家
变异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如果没有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决定了生物产生的变异性状类型
B. 染色体变异对新物种的形成没有意义,因为后代往往不育
C. 生物基因突变的发生,一定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D. 基因重组是生物最丰富的变异来源,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点

的极坐标是

.
(1)求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及点

到直线

的距离;
(2)若直线

与曲线

交于

两点,求

的面积.
邮政事业在中国起步较晚。1878年清政府同意由海关试办并管理邮政,当时海关由西方列强把持,同年,由海关筹备发行中国历史上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下图),也称为“海关大龙”。大龙邮票的发行反映出

A. 清政府主权进一步丧失
B. 清政府开始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C.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 当时邮政事业带有鲜明的半殖民地色彩的
“清朝邮驿”
材料一 清朝以前 “邮”负责传递公文,“驿”负责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邮”“驿”分离。清初对邮驿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由兵部车驾司掌管全国邮驿,各省按察使兼管本省邮驿;《大清律例》的“邮驿律”对邮驿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裁驿丞,归州县”;“邮”“驿”合并;改民间差马出夫支应驿站为官养官应;在无驿的州县普遍设立“县递”;在东北、西北、西藏等边疆地区开通驿路,设立驿站。清朝邮驿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全国设有驿站 1970 处,急递铺约 14000 处。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每年花费在邮驿的经费高达300万两白银,由地方随地粮税征收,邮驿之役繁重,“而竞为地方官之利薮”,邮驿效率低下。邮差也以驿官自居,随意征调民夫民车,“拦截过往车辆,驱车径去,借端婪索”。嘉庆、道光年间,富庶的江浙地区转递民间信件的“民信局”发展,不仅遍及国内各大商埠,还扩展到东南亚、澳大利亚、檀香山等华侨聚居地带。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通商口岸设立“客邮”。之后,法、美等国也纷纷效仿,不断向内地甚至新疆、云南、西藏等地扩张。客邮最多时有五六百处,甚至从事鸦片、珠宝等走私活动,“其益甚宏,轻而易举”。清末,近代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出现,使得邮驿传递公文与接待官员的重要性日渐丧失。1896年,光绪帝颁布上谕,“饬即成立全国邮政,委由赫德主持”,海关主持下的大清邮政开办,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产生。1912年5月,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国邮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清朝邮驿的发展和演变。
小赵带着自己所借的图书去图书馆还书,下面是还书流程图,请把小赵的还书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B. Z冶炼可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方式获得
C. 4种原子中,Y离子半径最小
D. W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能准确表示诱导形成iPS细胞过程的术语是( )
A. 细胞去分化 B. 细胞再分化 C. 细胞分裂 D. 细胞生长
(2017·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其国有化竞选纲领。在此期问,工党政府陆续颁布了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包括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并使之具有中央银行资格。具体可知英国
A. 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政权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C.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措施
D. 出现经济“滞涨”现象
据统计,英国在1730年前没有棉袜出现,18世纪中叶,毛绒袜子和棉袜的比例是6:1,到了18世纪80年代,这一比例几乎颠倒过来,达到1:4。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圈地运动的开展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等级观念的淡化
D. 贫富差距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