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中含核酸的结构有许多,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 | 线粒体 | 叶绿体 | 核糖体 | 细胞核 |
核酸类型 | DNA 和 RNA | ①_______ | RNA | DNA 和 RNA |
生物膜层数 | ②_______ | 2 层 | 0 层 | 2 层 |
功能 |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 ③____ | ④___ ⑤____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有人说意大利是 “近代欧洲的儿子中的长子”,能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A . 意大利是近代人文主义的发源地 B . 意大利是地理大发现的开拓者
C . 意大利是代议制民主的诞生地 D . 意大利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一块含 角的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
,则
的度数为( )
A . B .
C .
D .
小明用四根长度相等的木条制作了能够活动的菱形学具,他先活动学具成为图 2 ( 1 )所示的菱形,并测得 ∠ B = 60° ,接着活动学具成为图 2 ( 2 )所示的正方形,并测得对角线 AC = 40 cm ,则图 2 ( 1 )中对角线 AC 的长为( )
A . 20 cm B . 30 cm C . 40 cm D . cm
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3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 K + 、 、 Na + 、 H + B .
、 K + 、 C1 - 、
C . Na + 、 Ba 2+ 、 Fe 3+ 、 D . Na + 、 Mg 2+ 、 Al 3+ 、 C1 -
(2019·哈尔滨)阅读《古琴音韵》,回答问题。
古琴音韵
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拔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钟子期就是先被命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城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城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
(选文有改动)
1.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
2. “走手音”的特点是什么?
3.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
(2)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
4.有人听了古琴演奏,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请在文中找到最能合理贴切地解释这种感受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热爱运动的小罗同学在平直跑道上跑步。如图所示,当他后脚用力蹬地时,后脚鞋底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向 ______ 的。鞋底有花纹,是为了 ______ 摩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以上名言中我们能读出的是( )
A . 家国情怀 B . 民本思想 C . 天人合一 D . 思乡之情
14岁的赵凌云是河北滦平七年级的一名学生。2005年,她的爸爸因车祸造成高位截瘫,从那时候开始,3岁的小凌云就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小凌云在记事本上这样写着,她现在能做的,就是让父母少替她操心,妈妈照顾爸爸,还要兼顾这个家已经很累了……这说明 ( )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 ②她懂得理解、关心和体贴父母 ③她与父母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坦然面对家庭困难 ④孝敬父母就应该放弃学习,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减轻负担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电子秤有“清零”功能,例如,在电子秤上放200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200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再放上100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100g。利用电子秤的这种功能,结合物理知识可测定玉镯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a: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水,放在电子秤上,按清零键,显示数变为零;步骤b:手提细线拴住玉镯,浸没在水中,且不与烧杯底和壁接触,记下此时电子秤示数为m1;步骤c:把玉镯接触杯底,手放开细线,记下此时电子秤示数为m2。则下列判断中( )
①玉镯的质量为m1 ②玉镯的质量为m2
③玉镯的密度为 ④玉镯的密度为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①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
My grandparents’ d________ are my aunts.
车辆超载是造成公路桥梁损坏的重要原因,因此限制车辆超载有着重要意义。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模拟超载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为了增大检测重量,他们使用了一个水平杠杆OAB,O为支点,OB长120cm,AB:AO=5:1,模拟车辆放置在托盘内。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报警器的阻值R0恒为10Ω,压敏电阻R固定放置,压敏电阻R的阻值与所受到的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托盘空载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模拟车辆重量逐渐增大,电流表示数达到0.5A时,报警器开始发出报警信号。托盘、压杆和杠杆的质量及压杆的大小均忽略不计。求:
(1)由图2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所受到的压力F增大而 ;检测时,杠杆A点受到的压力与杠杆B端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之比为 ;
(2)托盘空载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Ω,电源电压为 V;
(3)报警器刚好开始报警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Ω,设定的托盘限载重量为 N,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W。
(4)若换用15V的电源,为保证报警器仍在原设定的托盘限载重量时报警,应在杠杆上水平调节托盘底部触点A的位置。试计算说明触点A应调节至距O点多少cm处?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B . 的摩尔质量以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
的相对分子质量
C . 时一定是处于标准状况
D . 1.7g 氨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