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中考试题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史实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地中海沿岸和欧洲西海岸

C.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D.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2图中地属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半干旱地区

83与杭州、上海相比,祁连山区种植高原夏菜的优势条件是

A夏季温凉               B地势低平               C热量充足               D降水充沛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 _________ _________  传统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 ABCD ,如图所示,现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 A 90° AB 3 m BC 12 m CD 13 m DA 4 m ,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 200 元,问要多少投入?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轴交于点 ,则该抛物线关于点 成中心对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A B

C D

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A 驻藏大臣 B 军机处 C 伊犁将军 D 澎湖巡检司

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  )

A.中外文化交流                        B.经济重心南移  

C.疆域面积扩大                        D.君主专制强化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有那样一个下午

乔叶

(1)不知为什么,这些天来,我常常想起那样一个下午。

(2)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母亲要去给玉米喷农药,喊我去,我不情愿地说:“我又不会喷药,让我去干什么?再说我还要看书呢!"

(3)“不是让你喷药,因为喷壶太沉,我背不上肩,让你去帮我往肩上送送喷壶。”母亲小心地说,“你可以带书去,坐在井边的树荫下看书。”

(4)我满脸的不高兴,又实在找不出搪塞的理由,只好去了。

(5)没有一丝风,天热得正狠,玉米长得还不及滕,一脚便可以踩折一棵,所以走在田间需要格外小心。我帮母亲背上喷壶之后,便坐在树荫下,毫无意识地看着她缓缓地在玉米的空隙间移动。

(6)喷药是玉米生长期间必需的一道工序,就是用定量的药品兑上定量的水装在水壶里,然后左手压压杆,右手挥动喷嘴,均匀而细致地为每一棵玉米镀上一层“保护衣”。喷壺灌满至少要有三四十斤重,每次回来,母亲的背都是湿透的,不知是汗水还是药水。

(7)“下次不要装那么多了!”我说。

(8)"傻丫头,好不容易来回跑一趟,太少了不值得。”母亲说。

(9)“我也试试吧。”我的语气明显缺乏诚意。                  

(10)“不用了,你不会,再说我已经沾了手,就别染上你了。”母亲说,“你看你的书吧。”

(11)我在心底暗暗地长嘘了一口气,居然觉得如释重负。

(12)最后一壶药喷完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

(13)"怎么样?热不热?”母亲边洗手边问我。

(14)“还好,就是井边的蚊子太多。”我很随意地说。

(15)“咬出疙瘩了吗?回家赶紧用清凉油擦擦。”母亲说。

(16)我们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闲话回到家里。回家后的情形我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只知道母亲吃完饭后就躺在竹椅上,一睡一整夜,而我看电视直到“再见”。

(17)一晃多年过去了,母亲患脑溢血去世也已多年。冥冥之中,我一直清晰地记着我们母女生活中最平凡最微不足道的这件小事。其实,这不是一件小事。

(18)大千世界,父母对儿女的溺爱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富贵人家让儿女一掷千金,小康门户让儿女精吃细咽,而我的母亲,一个拙辞讷言的农妇,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对我最常见的溺爱就是那个盛夏午后田边井旁的清凉绿荫。

(19)18岁的我,身体懶惰,心灵肤浅,矫情地谦让之后便是坦然地享受,却使她觉得安慰。天底下还有哪一种爱和母亲的爱是一样的呢?

(20)“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一向喜好咬文嚼字的我,曾经在多种场合对这首歌里“享不了”三个字的用法提出质疑,认为用得实在不规范,意思也表达得不到位。

(21)"怎么不到位?享不了就是享受不完的意思嘛!”一次,一位朋友对我反驳道。

(22)我蓦然怔住了,为自己的愚笨感到无地自容。如此明白的话,我居然一直愚钝不解,就像那个下午,我坐在树下读一本早忘记了名字的闲书,而母亲,却背着沉重的喷壶,一步一步缓缓地行走在玉米的缝隙中,竟然问我热不热。

(23)我的眼泪涌了出来。我明白:母亲对我的爱,永远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我对母亲的爱,则是一条喧囂浮躁的小溪,永远永远只能是她的支流。

(有删改)

1.学校要开展“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小明向组里的同学推荐了这篇文章,大家畅所欲言。

(1)请根据“‘我也试试吧。’我的语气明显缺乏诚意”来想象“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为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2)盛夏午后田边井旁的清凉绿荫是一个农妇妈妈给予女儿的爱,几个大红橘子是老境颓唐的父亲带给朱自清的温暖。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围绕所选角度,结合文章内容;②思路清晰,不少于100字。

如图,的直径,四边形内接于,对角线交于点的切线的延长线于点,切点为,且

1)求证:

2)若,求的值.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烧碱能中和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 CO 2 ,可用于灭火

C .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压成很薄的片 D .钨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正常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A. Y B. X 或 Y C. XX D. XY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图钟表所示的是北京、东京、堪培拉、莫斯科四城市的时间。读图回答:

        

根据北京时间与其它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 

A.莫斯科位于西半球

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

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

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

图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A

B

C

D

2019年江苏苏州卷)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 明朝时从美洲引进了玉米等作物

C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D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却东西门行

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

B “戎马”两句写出了征人马不解鞍,甲不离身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之情。

C 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D 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会显得过于柔绵, “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

2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结合诗句分析。

自然界离不开动物,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 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动物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质造成有机物

下列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B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中经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C 悬挂着的吊灯受到重力和吊灯对吊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骆驼的脚掌宽大,能轻松地在沙漠中行走,是利用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