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中考试题

2021 4 19 日, “机智号”电动直升机在火星地表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在匀速上升、空中悬停、匀速下降阶段,“机智号”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别为 F 1 F 2 F 3 ,不计机身受到的火星气体阻力,则(  )

A F 1 > F 2 > F 3 B F 1 F 2 F 3 C F 1 = F 3 > F 2 D F 1 = F 2 = F 3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②由分裂走向统一
③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对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仁人没有喜悦也没有忧愁。
B.古仁人做官不是为君主分忧。
C.要先让天下人无忧后让天下人快乐。
D.希望滕子京能效仿古仁人先忧后乐。

In my opinion, of all the books, this is the only one ______ is well worth reading.

A who B that C whom D what

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校对面的三、四十米处有一 间小书店。(删去句中的顿号)
B. 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C. 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长远角度看待中美关系。(把顿号改为分号)
D. 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将树干或竹子并排扎成扁平状即可。(把第二个逗号改为破折号)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全国人大代表有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审判机关和最高检察机关受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④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的神经细胞膜与口腔上皮细胞膜功能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 .磷脂的含量

B .糖类的种类和含量

C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D .核酸的种类和含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某校九年级决定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不忘红色初心

追根溯源守初心,筑牢信仰基石。九年级 1班决定设计一期“感受时代脉搏,党魂铸我心”的宣传栏,他们搜集到以下新闻专题。

新闻一:(天地之大 黎元为先)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截止到2020年底,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新闻二:(千年天问 梦圆火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精准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我国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新闻三:(耕耘美丽 厚植生态) “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完成国土绿化面积6.89亿亩,森林抚育6.38亿亩……中国的植被面积仅占全球的6.6%,但全球植被叶面积净增长的25%都来自中国。

(我分析)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分别破解取得上述三则新闻中展现成绩的“密码”?

活动二 弘扬红色精神

伟大精神,一脉相承。为讲好党的故事,九年级 2班同学以“党史现场讲,光辉照亮青春成长路”为内容,组织系列微讲座,以下是他们搜集的资料。

(我关注)

1)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他们身上哪些宝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2)请列举一位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及事迹(例如: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活动三 践行红色担当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将党史融入血液,精神注入灵魂,构筑中国价值,与祖国共成长。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九年级3班决定以“砥砺前行践初心”为主题,进入社区组织一次宣传教育活动。

(我行动)

1)活动虽小,意义重大。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班委正在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传承红色基因,重走红色足迹”的研学建议,请你在我市范围内推荐一处红色教育基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②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③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④“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⑤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挑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⑥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⑦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B.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 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 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 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数轴上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1,且,则下列选项中,满足ABC三点位置关系的数轴为

A.            B.
C.            D.

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可以阐释“工业城市之母”这一说法,与之相对应的发明创造是( )
A. 珍妮纺纱机 B. 蒸汽机 C. 轮船 D. 火车
根据材料,结合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欧洲多国共庆中国年,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舞龙、舞群、腰鼓、武术,可谓是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材料二 图1为欧洲地形图,图2为英国的气候资料。图3为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4为罗马气候资料图

(1)从图1中可以看出,A处的地形主要是__________,B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__。
(2)图2为所示地区最典型的气候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归纳该地区这种气候的特点_______。这种气候条件下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___。
(3)据图3可知除北部为高山气候外,意大利其它地区为____________气侯,受气侯影响,波河_________(季节)水位最低。
(4)读图3可知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山脉,山脉南侧为波河平原,波河平原是意大利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5)意大利地热资源丰富,原因是位于______火山地震带;请列举出意大利著名的旅游资源________(一点即可)。

某些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环己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B.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

C.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D.从结构上看:环已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已知 满足等式 ,则 ___________

学习小组讨论题: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 20 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从 1993 年开始,每年的 5 22 日被定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 .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 (5 0) ,点 M 的坐标为 (0 4) ,过点 M MN x 轴,点 P 在射线 MN 上,若 MA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 P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

1952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为46.5亿元,到2014年,增长到1352.3亿元。“增长”的原因有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推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学习了电阻的测量后,小华同学设想将电流表改装成可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MN是连接待测电阻的接线柱。电流表选定量程为0.6A,电源电压为6V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选填AB)端;

(2)MN直接用导线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示数为0.6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Ω 此后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

(3)MN之间接入一个电阻,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的大小为______A,接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4) 综上可知,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MN之间接入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R=______(用题目给定量、计算已得量表示,不标注单位)。依据RI的对应关系,将电流表表盘上的刻度对应改为MN之间所接电阻的阻值,从而完成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后,仪表盘上的刻度是______(选填 均匀不均匀)的。